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王辅政
摘要:朗读中的情感感受是朗读材料作用于朗读者的思想感情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主要包括朗读者对朗读材料的作者寄寓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的认知或感受、朗读材料所表现的社会现实给朗读者带来的认知或感受等。朗读中情感感受的运用,应该把握好忠实原作、角色适应、情境和谐、再创造、技巧适用和切合作品个性等原则。

关键词:朗读情感感受原则

朗读是一种独白式语境中以有声语言为载体联系作者、朗读者和听众(受众)思想感情的特殊交际、交流活动,是把书面语言转化成有声语言的综合再创作过程。通常情况下,它通过书面语言的声音化和再创作,实现朗读者与作者、作者与听众(受众)之间的间接交流以及朗读者与听众(受众)之间的直接交流。

朗读技能是一种应用性很强的综合性语言表达活动,涉及到许多相关的能力和技巧,比如呼吸技能、发声技能、思维能力以及诸多具体的朗读技巧等等。本文所谈的“朗读与情感感受的运用”,主要指朗读技能中理解能力的一种运用。

所谓“情感感受”,是指朗读材料作用于朗读者的思想感情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主要包括朗读者对朗读材料的作者寄寓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的认知或感受、朗读材料所表现的社会现实给朗读者带来的认知或感受等。

朗读材料的作者寄寓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就是通常所说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作品(朗读材料)中作者对其所描写或介绍的某人或某些人喜恶爱憎的态度、对其所表现或反映的社会生活或社会事物是非曲直的评价。比如: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这是《最后一课》(1)中的结尾一段,作者描写了乡村教师韩麦尔先生在普鲁士侵略政策的高压下不得不告别从事了40多年的教学生涯,在最后一课中最后一刻的感人表现。他通过对韩麦尔先生行动、表情、语言、手势的描写,揭示了这位老教师在这种特殊情境下复杂的内心情感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歌颂了他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深深眷恋,从而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热爱、敬重和赞美,表现了作者对侵略者的痛恨、厌恶以及对普鲁士文化侵略政策下法国人民被迫放弃本民族文化而改学普鲁士语的屈辱和忧愤。

作者的思想感情千差万别,在不同的朗读材料中会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不同方式的表达,因而在朗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区别,从而对朗读者朗读技巧的选择和朗读效果的表达产生影响:有时候,它在朗读材料中直接表现出来,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地感受,同朗读者之间形成一种类似于直接交流的交流(除作者朗读自己的作品外,一般的朗读活动都是以书面材料为介体的间接交流活动),诸如抒情诗、抒情散文等等。在这类朗读材料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不仅能给朗读者以强烈的感受,也能给听众以比较明显的影响,因此在朗读中它的地位就相对重要,有时甚至占据情感表达的主导地位,因而它在朗读中的作用也就相对突出和显著。有时候,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不是直接抒发,而是借助于他所描写的社会事物或自然事物来表达,不象前者那样直接、鲜明、强烈,而是比较含蓄、委婉甚至隐晦,如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在这首小令中,除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有一定程度的感情直接流露之外,其余部分全都是通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这些典型的意象组合描写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寄寓了作者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对包括自己在内的知识分子的前途的绝望、命运的担忧,抒发了漂泊沦落生涯中的孤独寂寞、无助无奈以及对家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在这类朗读材料中,由于作者的思想感情隐含在喻体之中,需要朗读者仔细体会才能把握,因此在朗读中就需要更高的朗读技巧。当然,有些朗读材料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时明显、有时含蓄,有时强烈、有时平和……,同样需要朗读者认真地去体会、去感受。这对实现朗读目的是十分重要的。

朗读材料所表现的社会现实给朗读者带来的认知或感受,是指作者在作品中所展示的各种社会现实乃至自然事物作用于朗读者的思想感情而带给朗读者的种种心理感受。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朗读材料中所描写的“人”给朗读者的情感感受。
在众多朗读材料中,有不少是以人为描写中心的作品。朗读时,除作者对其所描写的人物的态度能给朗读者以某种情感感受外,作者以现实的笔触所刻画的这个或这些人物更能引起朗读者的某种情感感受。比如《难以想象的抉择》(2)一文描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巴尼·罗伯格是美国缅因州的一个伐木工人。一天,他独自进山伐木时发生了意外,一棵直径超过两英尺的松树压住了巴尼的右腿。在求救无望的情况下,巴尼毅然决然地拿起电锯截断了自己的右腿。四个多小时后,巴尼爬到吉普车旁,并历尽艰辛驶完五英里的路程。巴尼终于战胜死亡,赢回了生命。读这段短文,巴尼的冷静、智慧尤其是他对生命的强烈热爱、超凡的毅力和意志品质,都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使我们对他的行为和精神产生深深的感佩并由此获得激励。

二、朗读材料中所描写的“物”给朗读者的情感感受。

以物体为主要描写对象的朗读材料,有的是对自然景物或自然风光的描写,有的是对艺术作品的描写、有的是对生活用品或产品的介绍……。这些或天然或人工的风光物体,虽然不会象人那样通过他们的社会行为直接给朗读者造成强烈的情感感受,但是,由于作品所描写、叙述或说明的物体都不同程度地寄寓着人类的社会意识、思想感情、理想愿望等等,因此,也会给朗读者带来一定程度的情感体验。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3),前六句均为自然景物的描写。读它们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对古原野草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而感佩,不能不被它们那勃勃的生机所感染,也不能不为满目苍然的景境所触动,从而为我们准确理解作品中所寄寓的复杂的思想感情(离别之情中又充满了期望、追求和互勉)奠定了基础。同样,鲁彦在《听潮》一文中也是通过对大海特别是海潮的描写,表现了自己对大海、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追求。大海的潮来潮去,海潮的澎湃激越等等景象无不深深地寄托着作者的生活感受和憧憬,只有把这些隐含在景物描写背后的思想情感准确地体会到、把握准,才能把这篇以形传声、以声传情的名作朗读好。

三、朗读材料中所描写的“事”给朗读者的情感感受。

实际上,在各种朗读材料中,记事的作品数量是最多的。记事可以最大限度地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表达人们丰富的思想感情,因此,以记事为主的朗读材料往往能给人以更加丰富复杂的情感体验。  

在农村长大的姑娘,谁不熟悉拣麦穗这回事儿呢?……

她拼命地拣呐,拣呐,一个收麦子的时节,能拣上一斗!她把这麦子换来的钱积攒起来,等到赶集的时候,扯上花布,买上花线,然后,她剪呀,缝呀,绣呀……也不见她穿,也不见她戴,谁也没和谁合计过,谁也没找谁商量过,可是等到出嫁的那一天,她们全会把这些东西,装进新嫁娘的包裹里去。

不过,当她们把拣麦穗时所伴着的幻想,一同包进包裹里去的时候,她们会突然感到那些幻想全都变了味儿,觉得多少年来,她们拣呀、缝呀、绣呀,实在是多么傻啊!她们要嫁的那个男人,和她们在拣麦穗、扯花布、绣花鞋的时候所幻想的那个男人,有着多么大的不同,又有着多么大的距离啊!但是,她们还是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只不过在穿戴那些衣物的时候,再也找不到做它、缝它时的那种心情了。

这算得了什么呢?谁也不会为她们叹一口气,表示同情。谁也不会关心她们还曾经有过幻想。连她们自己也甚至不会感到过分地悲伤。顶多不过象是丢失了一个美丽的梦。有谁见过那一个人会死乞百赖地寻找一个丢失的梦呢?(4)

这段文字通过追忆几十年前西北地区一些农村普遍存在的姑娘们拣麦穗攒嫁妆的往事,反映了农村生活的困苦落后、无数年轻女子对未来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及其理想幻灭的现实。虽然这段描写是为了给文章主体部分“我”对人与人之间超世俗的纯真感情的执着追求做铺垫,但朗读时,朗读者不能不为广大农村妇女的不幸和她们无奈的命运而感慨,不能不对她们寄予深深的同情。作者正是通过这些“事”的描写,使朗读者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妇女的命运有了鲜明的情感感受。

四、朗读材料中所描写的“情”给朗读者的情感感受。

在适宜于朗读的各种书面材料中,有不少是以直接描写人类情感为核心的作品,抒情诗、抒情散文一类的作品自不必说,即使是小说、戏曲、杂文等各种作品,也有许多令人震撼的情感描写。比如:
那天晚上,另一对年轻夫妇正在外边走着。他们是威廉·坦纳和玛丽·坦纳。……威廉和玛丽深深地相爱。

吃了晚饭,他们动身去看电影。在一个火车道道口,玛丽右脚滑了一下,插进铁轨和护板之间的缝儿里去了。既不能抽出脚来,又不能把鞋子脱掉。这时一列快车却越驶越近了。

他们本来有足够的时间通过道口,可是现在由于玛丽的那只鞋捣乱,只有几秒钟时间了。

火车司机直到火车离他俩很近才突然发现他们。他拉响汽笛,猛地拉下制动闸,想把火车刹住。起初前边只有两个人影,接着是三个,正在道口上的铁路信号工约翰·米勒也冲过来帮助玛丽。

威廉跪下来,想一把扯断妻子鞋子上的鞋带,但已经没有时间了。于是,他和信号工一起把玛丽往外拽。火车正呼啸着,朝他们驶来。

“没希望啦!”信号工尖叫起来,“你救不了他!”

玛丽也明白了这一点,于是朝丈夫喊道:“离开我!威廉,快离开我吧!”她竭尽全力想把丈夫从自己身边推开。

威廉·坦纳还有一秒钟可以选择。救玛丽是不可能了,可他现在还能让自己脱险。在扑天盖地的隆隆火车声里,信号工听见威廉·坦纳喊着:“我跟你在一起,玛丽!”(5)

这段感人至深的短文,描写了一对新婚夫妇面对生死抉择的异常考验所展示的神圣感情。透过这样的描写,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爱的伟力和超越一切的崇高境界,让我们看到了人世间最美好、最圣洁、最珍贵的感情在最难抉择的时刻的自然流露和完美体现。当然,在人类的情感体验中,不仅爱情,亲情、友情和同情等各种崇高、圣洁的美好情感,也都能给读者以心灵的震撼,让人感受到它的真、善、美和永恒的魅力。这些感情描写由于直接作用于读者的内心世界,所以,能够给人以最真切的感受。因此,也是朗读材料中最容易体验的所在。

五、朗读材料中所描写的“理”给朗读者的情感感受。

有些朗读材料虽然不象前述几类作品那样能够直接使读者进入情感感受的世界,而是以说理的方式诉诸于人的理性思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不能引起人的情感体验。实际上,说理性的朗读材料给人以情感体验,主要是通过让人体验是与非、对与错、好与坏、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客观存在,引发朗读者喜、怒、哀、乐、好、恶等感性感受,从而实现从理性认识到情感体验的转化。

墙壁上,一只虫子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大半,忽然跌落了下来。这是它又一次失败的记录。然而,过了一会,它又沿着墙根,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了……。

第一个人注视着这只虫子,感叹地说:“一只小小的虫子,这样的执著、顽强;失败了,不屈服;跌倒了,从头干;真是百折不回啊!我遭到了一点挫折,我能气馁、退缩、自暴自弃吗?难道我还不如这一只虫子?!”

他觉得自己应该振奋起来。他果然振奋起来了。

这只虫子再一次从墙壁上跌落下来……

第二个人注视它,禁不住叹气说:“可怜的虫子!这样盲目地爬行,什么时候才能爬到墙顶呢?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方位,它就能很容易地爬上去;可是,它就是不愿反省,不肯看一看。唉——可怜的虫子!反省一下我自己吧:我正在做的那件事一再失利,我该学的聪明一点,不能再闷着头蛮干一气了——我是个有思维头脑的人,可不是虫子。我感谢你,可怜的虫子,你启迪了我,启迪了我的理智,叫我学得聪明一些……”

果然,他变得理智而聪明了。

第三个人询问智者:“观察同一只虫子,两个人的见解和判断截然相反,得到的启示迥然不同。可敬的智者,请您说说,他们哪一个对呢?”……(6) 

这段描写,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小虫”的行为特点及其引发的不同思考,使人得到理性的启示,但小虫子的顽强、执着、坚韧不拔何尝不让人感到鼓舞?两个人的善于借鉴和自我完善又何尝不让人感到可敬? 

如此等等,都从不同的侧面或角度说明:无论是朗读材料中作者的思想感情给朗读者的情感感受还是朗读材料所表现的社会现实给朗读者带来的认知或感受,都是朗读中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都会对朗读技巧的选择、朗读目的的达成、朗读效果的体现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因此,朗读中情感感受的运用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

朗读中情感感受的运用,还有赖于一些基本原则的把握:

首先,要遵循“忠实原作”原则。朗读者要认真阅读朗读材料,力求准确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作品所表现的社会现实或自然事物。为此,朗读者不仅要熟知朗读材料本身,还要了解作者的有关背景,作品的社会背景、时代背景乃至更为深广的文化背景等等。这是能否实现朗读目的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其次,要遵循“角色适应”原则。朗读者要在朗读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角色化,即最大限度地去体验朗读材料中人物的感受,以朗读材料中所描写的角色的身份进行朗读。比如,朗读《听潮》时,不仅需要站在作者的角度朗读出他的感受和心态,在涉及到作者妻子的心态和感受时,也需要站在作者妻子的角度进行朗读。同样,在朗读《深深的爱》这篇文章时,需要从威廉、玛丽、铁路信号工约翰和火车司机这四种角色的角度去体会、把握他们在当时情境中各自的内心感受和行动,分别站在四人的角度进行朗读。

第三,要遵循“情境和谐”原则。朗读前,朗读者要努力营造一种同作者的思想感情相融通、同朗读材料内容相和谐的朗读情境,并在朗读过程中用专注的心理状态排除外界干扰以保持或维护这种特定的朗读情境。这是达成朗读目的、实现朗读再创造的重要前提。

第四,要遵循“再创造”原则。朗读者要在认真阅读朗读材料,力求准确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作品所表现的社会现实或自然事物的基础上,把自己的认知和感受融注到朗读之中,实现再创造。我们知道,由于知识、阅历、职业、年龄、性别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对朗读材料的理解存在着个性差异。不仅不同的朗读材料会给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感受,即使是同一作品也会因为朗读者之间的个性差异而有所区别,甚至同一个人对待同一作品也会因为经历的变迁、情境的变化等原因而形成不同的感受,因此,当朗读者朗读时,已经不是对原始朗读材料的机械传达,而是一种融入了朗读者思想认知和情感感受的再创作活动。这是强化朗读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五,要遵循“技巧适用”原则。朗读决不仅仅是把书面语言单纯地转化为语音的物理现象和生物现象,而是一种饱含复杂思想感情活动的表达和再创作过程。朗读技巧如果运用不当,不仅会直接影响朗读效果,使朗读目的难以准确而完美地实现,也会给受众(听众)造成听觉上、心理上的不适。因此,朗读者要根据朗读材料的实际和表情达意的需要正确选择相应的朗读技巧,气息状态的控制、重音和停顿连接的把握以及语音的高低强弱、语速的快慢缓急等种种技巧的运用,都应该同朗读材料所反映的具体内容相适应,同作者寄寓在朗读材料中的思想感情相协调,同朗读者自身表情达意的需要相一致。
第六,朗读中情感感受的把握,除了感受朗读材料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所表现的社会现实或自然事物所体现的情感因素外,还要注意一些对情感感受具有重要影响的作品个性因素,如朗读材料的体裁、题材、艺术风格、表现手法等等。

一、朗读材料的体裁。

通常情况下,人类写作的绝大多数文字材料都可作为朗读材料。但是,这些文字材料却往往因为体裁的不同对朗读产生重大影响。不同体裁的朗读材料会给朗读者形成不同的情感感受。一首抒情诗同一首叙事诗相比,抒情诗所蕴涵的作者情感一般都比较直接、浓郁或强烈,能够给朗读者以鲜明的感受,叙事诗在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时则相对含蓄、隐蔽,它们所表现的社会内涵也会有所区别;一篇短小的记叙文同一部中篇小说相比,记叙文所寄寓的作者情感就远没有中篇小说那么复杂,两者反映的社会现实自然也有很大的差距;一篇政论散文同一篇科学论文相比,二者的感情倾向和感情色彩显然有所区别,它们所表现的内容更是差异明显。因此,要想准确理解和把握朗读材料中寄寓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朗读材料所表现的社会现实或自然事物,就不能忽视体裁的影响。

二、朗读材料的题材。

不同的题材表现不同的社会内容、表达不同的思想情感,给朗读者的情感感受也会不同。比如,《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一首送别诗,它让人体味到的是真挚深厚的友情和不屈不挠地进取精神;《深深的爱》是一篇记事散文,它让人感受到的是惊心动魄的圣洁爱情和崇高的献身精神。

三、朗读材料的艺术风格。
朗读材料的艺术风格会因为作家、作品的不同而不同,有的豪放、有的婉约、有的质朴、有的清新、有的含蓄、有的犀利、有的沉郁、有的慷慨、有的诙谐、有的平淡……。这些千姿百态的创作风格,无不直接作用于朗读者的情感感受,给朗读者以或激昂、或甜美、或亲近、或兴奋、或担忧、或哀伤、或喜悦、或同情、或愤怒、或平静、或压抑等各种各样的心理感受,制约着朗读者对朗读技巧的选择,从而对朗读的整体表现产生难以回避直接的影响。

四、朗读材料使用的表现方法。

朗读材料使用的表现方法,对朗读者情感感受的影响虽然不象上述三种因素的影响那样明显和突出,但是也不容忽视。一方面,不能正确地理解朗读材料使用的表现方法,就不能准确地理解作品中所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作品所表现的社会生活,因而也就不能形成正确的心理感受。另一方面,一些具体的表现方法也需要特定的朗读技能来体现,否则,就无法实现“技巧适应”原则。

总之,情感感受是朗读的基本前提之一,是正确选择朗读技巧的关键所在,是达成朗读目的重要的内在技能之一。因此,情感感受的利用在朗读中是十分重要的,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注释:

(1)作者:[法]都德。

(2)《读者文摘》1986年1期。

(3)作者:白居易。

(4)张洁《拣麦穗》,《光明日报》1979年12月16日。

(5)《深深的爱》(节选),《读者文摘》1986年11期。

(6)伊人,《启示的启示》(节选),《读者文摘》1987年1期。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