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晗
摘要:
所谓“和谐题材”,是作者本人提出的一个概念,在本文中就是指在当下社会条件下,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为主要题材内容,全面倡导和谐化,真实化并具有社会现实意义和市场价值的题材内容。这类作品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和谐社会”这个当下的社会生活主题,无疑是经过挫折和反思之后的中国文坛的一次重大变革。本文将从题材的三种分类入手,在全面创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时机来分析这类题材出现的影响和意义。
一、人与社会:“和谐题材”的核心
著名经济学家马洛斯说:“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社会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毫无疑问具备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艺术和社会都是人类的产物”。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伴随着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艺术也会出现与之相关的门类和题材,人与社会的这种关系是任何一门艺术题材内容的核心。
文学创作也是如此,人与社会的关系本身就是作家们最为关注的话题。而近现代现实主义关于着眼人类社会处境的主张也主要是对人类和社会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当下则变的十分重要。大量作家开始着手对当下中国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种反思本身基于的目的就是在有限的条件下促进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经历过“伤痕文学”和“知青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