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在华夏文明的长河中,寻觅一艘承载文章之美的方舟,那么《古文观止》便是那艘穿越了三百余年时光,至今仍缓缓航行的宝船。成书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的这部选本,由吴楚材、吴调侯叔侄编定,收录了上起先秦、下至明末的二百二十二篇散文。它最初仅是塾馆的启蒙读本,却意外地超越了时代与阶层的界限,成为贯通古今的审美桥梁。它不只是一部文选,更是一套完整的文章美学体系的呈现,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一代代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与表达方式。

何以“观止”:一个选本的审美构建
《古文观止》的命名,源自《左传》中季札观乐时“观止矣”的赞叹,意为至此已达极致,无须他求。编者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