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张文利

中唐诗坛,虽不及盛唐气象之恢宏,亦可谓仪才济济、名家迭出,元白之浅切平易,韩孟之雄奇险怪1各具面目,难分轩轻。作为韩孟诗派的一员,贾岛确乎算不上一个特别有名的诗叹,因而对于他的诗,除了几,卜朝代的末期一些他身世遭际相类的中小诗人瓣香心仪之外。似乎并没有更多的友给予特别的关注:关于他的诗歌风格,偶有涉及者、往往也都从一己之观念出发。片面地强调他诗歌创作的某一方面的特色这里先就已有的几种观点略加辨析。

僻“说:以“僻”论贾岛,始于晚唐僧仪可止,他在贾岛死后作有《哭贾岛》一诗,诗云:“诗僻降古今,官卑误子孙”其后沿袭此说者,代不乏人一诚然,贾岛诗歌确有“僻”的一面,他在物象选择及词语运用上往往寻幽探微.甚至“专门探寻那别;、不曾注意的阴暗角落,有时不兔致过之弊而流于僻涩一端:然而考长江》中表现这种倾向的以只言片语居多,以整首诗来表现这种倾向的作品并不多见〔.如此,以摘句式的批评来替代对他的整体风格的品评显然有失妥当。至于贾岛诗歌中“僻”的一面的巨大的影响.闻一多先生嗯唐诗杂论,贾岛》一文中的分析一语中的:“我们简直无法想象他给予当时人的.是如何深刻的一个刺激,不1不是刺激,是一种酣畅的满足。初唐的华贵,盛唐的壮丽.以及最近十才子的秀媚,都已腻味了,而月_容易引起一种幻灭感。他们需要一点清凉1甚至一点酸涩来换换口味。”这直接造成对贾岛诗风的偏颇认识。

“瘦”说‘自从苏轼在《祭柳子玉文》中提出“‘元轻白俗、郊寒岛瘦”的说法后,人们便常以“瘦”来论贾岛。卜‘所谓瘦,即指其表现日眼前的苦寒、僻涩、狭窄,琐细的生活,思想与见闻所形成的风格而言。其中僻’,是形成l’瘦,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1因“僻”而“瘦”1“瘦”.‘“僻”是可以连称的〔但是,‘瘦”是否就是贾岛的整体诗风呢!.‘就其每首诗来说,突出地表现他这种思想作风的并不多,但他片言只语地表现这种思想情绪的却为数不少。”

可见,同‘’僻”一样,’‘瘦”也不足以涵括其诗风总 “平淡’.说,苏绛为贾岛作(贾司仓墓志铭》云:二所著文篇、不以新奇绮靡为意,淡然踢陶谢之踪,片云独鹤,高步尘表。’‘指出了他诗学陶谢,自然冲淡,涤荡尘凡。魏庆之考诗人玉屑》又进一步将他列为清深闲淡的山水诗人一路。当代学者有袭用发挥这个观点的,如赵剑、姜光斗.顾启等人即持此说。平心而论,稼长江集》中确有一些自然平易,有冲淡之气的作品,如《寻隐者不遇》.《对菊》等,但这类诗篇数目较少.其中绝大多数为五绝,对于以五律专擅的贾岛来讲、“平淡’.说仍不足以概括其诗歌的主体风格。

韩愈送无本师归范阳曰:‘无本于为文,身大不及胆。吾尝示之难,勇往无不敢。蛟龙弄角牙,造次欲手揽狂词肆傍葩,低昂见舒惨奸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一卜所谓“蛟龙弄角牙,造次欲于揽’“‘狂词肆傍葩,低昂见舒渗”之语、从评论贾岛的角度看,是评得不确的。韩愈是“以己之审美情趣去看贾岛,他要宣传的是自己那雄奇光怪的审美理想但他指出了贾岛诗‘·奸穷怪变得,住庄造平淡”,可谓独具慧眼。表面上的奸穷怪变。气象峥嵘,经过诗入独特审美经验的筛选与组合及独特审美情趣的化合与点染,完全融人了通篇气韵的古雅清幽.平淡冲和之中:这个过程,恰如释皎然《诗式·取境》中所云:‘’··一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成篇之后,观其貌,有似得闲,不思而得,此高手也。”通观《长江集t,.ri},贾岛的诗歌正体现出于平淡中寓深远警策的主体风格。

在中唐诗坛上,白居易之诗以浅切’l而闻名,传说他曾以所作诗文读与乡间老岖,枢懂乃以为成二贾岛之平淡不同于白居易之浅俗,于平淡处可见他的推敲之功、苦吟之力,可谓平中见奇,淡而有味一方岳在s深雪偶谈》中提到他读咬长江集》的感受时说:“‘·…至其全集经岁逾纪,沉咀细绎。

如苹葱佳气瘦隐,秀脉徐露,其令人首肯,尤一可厌牧,三折舷为良医,岂不信然’.。指出了《长江集》具有耐人咀嚼的艺术韵味这正是贾诗于平淡之中见深警的艺术风格魅力之所在。

这种艺术风格的形成得力于贾岛独特的审美追求,即他在《送僧》诗中所说的‘“言归文字外‘意出有无间卜文字之外,即诗入超越了物象音声的自我体认或感悟‘非静思冥搜不能得到,有无之间,即自然无造作的平淡状态,非千锤百炼不能臻此。读《长江集》就会发现岛诗之境.大多是通过对大量的眼前景,易见事反复咀嚼,于有意无意中突然产生独特的感受。所以读他的诗时,初看似空而无物。淡而寡味,细品则颇有幽趣,颇见深意二这意味,或许是一种似曾有过的体验,或许是一种淡而不薄.轻而不浅的氛围,充溢于读者的心头。如果想用质实的文字‘理性的思维方式去填充、演绎,往往却不得要领他在《投孟郊》诗中谈自己发掘诗思的感受时说:流溢,推寻却溟像’即静思时的状态.“推寻.i则是欲以理性思维方式去把握.表达时的状态:这其实描述的是一种直觉感悟的思维状态,这一点亦可见出禅宗思想对他浸润之深。

贾岛早年曾为浮屠,他的青少年时代是在青灯孤卷的寺院中度过的:唐代社会佛教盛行,派别也很多,其中的禅宗一派又分裂为南宗顿教和北宗渐教,安史之乱以后,南宗禅势力炙盛,不仅压倒了北宗禅.’‘甚至淹没了禅宗以外的所有各个佛教流派,乃至于后来成为释子的大都是禅僧,称为禅宗的全是南宗因此,我们推贾岛为僧时极有可能受的是禅宗的教训:从他的诗句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印ll}他修的是南宗禅,如“谁能平此恨,岂是北宗人得句才邻约,论宗意在南上气游弋等。并且在贾岛还俗以后的年月,禅教在社会上仍很兴盛,这就使他脑子里禅的烙印并未因脱下架袋而淡化一禅的思想、禅宗的思维方式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诗人的创作。

‘禅”的本义就是沉思,它主张排除一切干扰,进行苦思冥搜:”悟”’是禅的根本,它可以解释为对事物本性的一种直觉的照,与分析或逻辑的了解完全相反‘它抛弃一切逻辑思维所必要的程序,如概念,判断.推理等等。南宗禅更是强调在深深的沉思冥想中,非理性的直觉往往突破了物象的界限,语言的束缚.进行着大跨度的跳跃,即所谓”顿悟”:也许在思想上、逻辑上、哲学上禅宗的悟属于一种错误和荒谬,但在艺术的创作与欣赏上却有着极其宝贵的价值。贾岛诗给读者的感受,也同其创作时的感受相似。我们读成长江集冬,常会觉得他的诗歌中有一种超乎文字之外的东西,它荡溢在你的心间,却很难捕捉把握。你似乎觉得抓住了它,觉得要说许多话以作为对它的诊释。而一旦开口,却感到辞不达意,语言的描述似乎背离了脑海中对它的理解和充隘心间的那种感受。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一’l+>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将悟看成是不可言喻的,则会导致神秘主义诗.人作诗,总是为了表达某种胸臆和感受,贾岛为了更接近悟的本色,把悟的感受以诗的形式传达出来,就不得不苦思冥搜,斟字酌句‘力图用最准确的语言来传达他的独特体验一这就导致了他的苦吟的作诗态度。通过苦吟,他精心选择着语词以表达自己独特而深刻的体验,昭现内在活跃的生命。苦吟不仅是他锤炼文句使之自然妥帖的过程,而且是他发掘独到的内心体验的过程,所以他的诗语言精致淡雅,意思深远警策。 

贾岛构建平淡之中见深警的诗歌风格的艺术手段,大致体现在以下rl个方面:w)就眼前景,寻常事,深刻发掘,得到常,人所难得到之体认。贾岛《送田卓人华山》诗中有句云:”瀑布五千初,草堂瀑布边。”初看甚平淡,细绎则可以发现,在异常宏大飞动的气势与异常渺小的静止的存在的对比中,体现出一种信念,一种任凭天地翻覆,我自横而不流的泰然自若,既是写景,更是田卓内在精神的写照。李怀民叹到:’·此五丁开山之句,得者乃天成也。”吐“〕对贾岛非凡的感悟能力推崇备至;纪的评贾岛《寄韩湘》诗说:”浪汕忽作此平易语:然细看之,本色深露,"所谓本色,即其立意深刻的特色。许印芳补评道:’·此评确郊岛诗其平易处。皆自馋刻中来,所谓极苦得甘也。”所谓馋刻、即诗人就眼前景.寻常事的深刻思索之功。

贾岛诗往往用意深刻,造语平淡。f;能融化无痕,使入浑然不觉。他的有些诗句几用口语.似乎淡到看不见诗.然而却是极其馋刻的心力所在如’‘鸟从并口出,人自洛阳过”(《原上秋居》,.鸟出并口,本无足奇怪,行人从洛阳经过。亦很平常、但一到贾岛笔下,与领联故山之思相照应,则寄托了诗入深刻的身世之悲:鸟亦有出处,人亦有去处,独己客居他乡,郁色不欢二这两句诗看似极平常,极偶然句,实则来得极不容易。一则可以见出贾岛捕捉幽细之景的特色,二则可以见出作者表现自己瞬间感触的艺术敏锐《碧溪诗话》卷三说:”旧说贾岛诗如‘鸟从井口出,人自洛阳过’,皆经年方得偶句.以见其辞涩思苦,非若好事者夸辞,亦谬用其心矣”。方回评此诗说:“、五六谓经年「得句。学者当细味之。”’] i i’lt’4;极平淡处.亦是极难得处,难就难在用力甚苦却了无痕迹。王安石《题张司业诗》云.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用于贾岛,亦是适合不过的。

少以意为主,以形显神。这种手法多见于其写人诗中,往往通过刻画对象之形貌状态来揭示其内在风神。如《山中道士》诗:‘’头发流千下。修粮带瘦容:养雏成大鹤,种子作高松。白石通宵煮,寒泉尽日春。不曾离隐处,那得世人逢」”首联写其形貌,颁联和颈联分别用’‘养”、’“种’“、“‘煮”、“‘春”四个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描写对象的日常生活,尾联揭示出他过的是避世遁嚣的隐居生活。全诗仅就山中道士的形貌及生活状态进行-,一描绘,而读者却能从这白描式的叙写中,感受到山中道士的闲逸超脱之气和作者对这种生活的赞赏北宋惠洪稼石门洪觉范天厨禁膏)中称道此诗”不直言其闲逸、而意中见其闲逸”。这首诗就是以形显神法的典型运用。

以形显神,要求所选之形必须是最典型.最能体现其风貌神韵的。贾岛的写人诗就形的典型性而言是很突出的.如《题隐者居》诗:“’虽有柴门常不关,片云孤木伴身闲。优嫌住久人知处,见拟移家更上山,,”户不掩扉、片云孤木与身为伴,这正是心七挂碍、超脱闲逸的隐居生活。笔触若仅停留于此,虽也写出了隐士的形象。但却只是一般的隐士而非特定的这一个。传神之笔乃在于三、四句:这样一个幽静的居处,隐者仍怕住久了为世人所知,因而更思深处隐,意欲迁到一个更加幽深,更不易为世人所察访的地方去。通过这一勾勒之笔,隐者的独特风神便具体可感:这是一位真正的高隐之士。而非一般的隐士‘更非欲以终南捷径谋取世俗利禄的假隐士。又如《夜期啸客吕逸人不至》诗中“不知何处啸秋月.闲著松门一夜风”两l刁,“啸秋月”突出啸客的形象,“‘不知何处”突出行无定处,随缘任运的逸人形象.这一笔使吕逸人既是啸客,又是逸人的风神毕现。
情感物化,以景写情二主要表现十送别诗中:这些诗大多是对沿途风物的精心描写,极少或根本不提到被送的人,而被送者的风神.相互的情感就融化于其中。当然,这种手法并非贾岛独创,盛唐诗il已大量使用。如王昌龄长从军行》“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等等二只是盛唐人主观豪放,即使以景写情,也多留有主观情绪的痕迹,如王诗中之“愁 "字和李诗中之.’孤’字、读者往往据此能比较容易地体味到作者的心情。贾岛则不然,他的诗中jl乎全是客观冷静的叙写,情与景嵌合无缝,需仔细体味方能探寻到诗人情感的潜流一且看这首峨送李徐及第归蜀》:‘、知音伸久屈、l省去光辉。津渡逢清夜,途程尽翠微:石当绵竹叠,鸟离锦江飞。肯寄书来否丫原居出亦稀。、封建社会里。进士及第是下层知识分子跻身仕途、实现雄心抱负的上要途径:许多人白首穷经亦未能一第.故若金榜题名,将荣耀至极.可喜可贺。朋友高中,衣锦还乡,贾岛赋诗送别,表面看来似乎显得很平淡。除首联点题夕卜中二联全是想象友人途中所见:清辉之夜友人津口摆渡,沿途幽翠,层叠的云,旋飞的鸟.显得那么高远、空旷、清新二表面看来纯是摹景,但景致中体现出的旷远清迈却正可见出李徐一伸久屈之后的神清气爽、洒脱舒放。尾联殷切地询问友人是否愿意将荣归后的情况书寄与他,以便他这个隐居不出的人能与之分享,友情之真挚殷殷叮见。他的老送穆少府知眉州》亦用此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于细微处体认出奇。嚎长江集》极少使用典故,只就人和事展开白描式的客观叙写:这种直笔硬写的手法,要求作者仔细观察客观世界.深刻人微地明辨物象,体会物理,方能不至于平浅流俗。贾岛生性耽静,又善苦吟、因而他对于白描手法的运用是比较突出而成功的一方岳《深雪偶谈》日:“贾浪仙-·一诚不以才力气势掩夺情性,特于事物理态、毫忽体认,深者寂人仙t’}. ,峻者迥出灵岳、古今人口数联、固于劫灰之上冷然独存矣、”近人陈延杰亦云:‘’··。一以细小处见奇,实能造出幽微之境。而于事物理态,体认最深,非苦思冥搜,不能臻此。”〔“嘟指出了岛诗在细微处体认出奇的特色。这正是贾岛以自描手法而造境深幽,迥异于他人之“‘诀窍”。

《旅游》诗颈联日:‘’空巢霜叶落。疏墉水萤穿‘’、.诗人注意到树上的鸟巢是空的,几片霜叶落下,恰好落人空巢之中;几只水萤从破旧的窗户穿来穿去。这么琐细的物象却尽人诗人眼底,观察不可谓不细,而诗人旅途中的赛促困顿之状亦尽在其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地侵山影扫。叶带露痕书”
《炙送唐环日敷水庄》移居见山烧、买树带巢鸟”《酬胡遇》等。然而正是由于诗人有时过于追求描写幽微琐细之景、不免流于僻涩,招致“僻”之讥也就在所难免了.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