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宇舟
论文关键词:宋琬;施闰章;复社;晚明
论文摘 要:宋琬与施闰章是清初诗歌的代表人物,作为跨越明、清两代的诗人,他们的诗歌创作必然要受到晚明文学思潮的影响,而以复杜为代表的士人集团正是晚明文学思潮的中坚力量。宋琬与施闰章的青少年时期都与复社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对他们日后诗文观的形成与人脉关系的展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琬与施闰章并称“南施北宋”,王士稹所谓“康熙以来诗人,无出‘南施北宋’之右,宜城施闰章愚山、莱阳宋琬荔裳也”。同钱谦益、吴伟业等前代诗人相比,他们未曾在明季出仕,主要的诗歌活动也发生在清定鼎之后,因此,他们可被视作是第一代身份纯粹之“国朝诗人”,亦是清代诗歌肇始的标志性人物,在清初诗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由明人清之际,施、宋都已年届而立,他们无可避免地会与晚明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以复社为标志的社事活动则是晚明诸多文学现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施、宋的许多文学观念与学术思想,如以六经为本、重视学力,宗尚“七子”,提倡文学复古,注重“温柔敦厚”之诗教观等,无疑都深受复社的影响。下面,就以他们的家族、师友为对象,来探究一下两家与复社的这种承续关系。
一、宋琬与复社关系考
宋琬(1614—1674),字玉叔,号荔裳,山东莱阳人,顺治四年(1647)进士,官至四川按察使,一生曾两次蒙冤入狱,诗歌以沉郁苍健称雄一时。宋琬故乡莱阳在明季可谓是山左乃至江北社事活动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莱阳邑社与掖县赵士喆之山左大社称盛一时,早在复社的前身应社的阶段,莱阳的社事活动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