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悲剧《窦娥冤》中关于窦娥的形象,有评论家认为“窦娥是一个正直善良、富有反抗精神而带有浓厚的封建节孝道德观念的元代年青妇女的典型。”仔细考察剧中窦娥的言行、心理状态和其生活过的家庭和元代社会,可以发现这种带有明显个人主观意识的概括不能让我们准确而真实地把握住这个元代社会悲剧主人公的丰富精神内涵,亦不符合元代关汉卿笔下人物的心理运行逻辑。
一、窦娥生活的家庭及社会环境。
从窦娥出生的家庭来看,窦娥确实受过封建节孝道德观念的影响,其父窦天章是一个封建忠孝节烈观很强的人,在他官拜参知政事时,只因其“廉能清正,节操坚刚”而加官进爵,“加老夫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之职,随处审因刷卷,体察滥官污吏,容老夫先斩后奏”。“职掌刑名,势剑金牌,威权万里”。当他看到窦娥的卷宗:“一起犯人窦娥,将毒药致死公公,我才看一宗文卷,就与老夫同姓,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不赦,俺同姓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