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吴相洲

“沉郁顿挫”,历来被看做是杜诗基本风格的集中概括,探讨其含义的论著有很多,但笔者认为这一问题还有继续探索的余地。首先,学人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各有所得,但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所以应该对这一概念的含义做一个系统的归纳。而要想做出这个系统的归纳,不仅要弄清杜甫本人所说的含义,还要弄清后人在以这一概念描述杜诗风格时所赋予的新的含义。其次,近年来学界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渐趋深入,尤其是张安祖的《杜甫“沉郁顿挫”探原》和韩成武的《“沉郁顿挫”新解》对“顿挫”一词“曲折见讽”意蕴的挖掘,较前人前进了一大步。但在对沉郁顿挫含义的揭示和表现上,还有进一步挖掘的余地。再次,以往学人探讨这一风格时很少指出这一风格与杜诗其他重要概念如诗圣、诗史、老成之间的关联,而风格作为综合了内容和形式表现出来的总体特征,不可能与这些重要概念无关。有鉴于此,本文欲对沉郁顿挫的风格重新进行辨析,在对前人有所开拓的基础上,试图对这一个概念做出较为系统的表述,并阐述这一风格与杜诗其他重要概念之间的联系。虽然论述不是以回应三个问题为线索,但还是力图对这三个问题有所回应。
1
“沉郁顿挫”一语来自杜甫《进周鸟赋表》:“臣幸赖先臣绪业,自七岁所缀诗笔,向四十载矣,约千有余篇。……倘使执先祖之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以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流,庶可企及也。”以前人们往往将“沉郁”和“顿挫”分开使用,两词连用,始于杜甫。意谓运思深刻,文辞清壮,善于作文;又因与“随时敏捷”相对而言,因而还有以较长时间进行大的著述之意。
“沉郁”一词,来自汉刘歆《与扬雄书从取方言》:“非子云澹雅之才,沉郁之思,不能经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