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开启想象之门,感悟古典诗歌意象的“象”外之“意”

作者:周良平
中国古典诗歌一向以含蓄蕴藉为美①,诗人往往寄情于物、托物言情,创造出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诗歌境界。当客观外物打上了诗人主观思想情感的烙印后,就不再是客观存在的无意识的事物,而是投射了诗人思想情感的意象。意象是“意”和“象”的融合,“意”是诗人的思想情感,“象”是客观物象,意象是渗透了诗人思想情感的客观物象。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含蓄蕴藉之美和意象创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朱光潜先生认为:“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它是心借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世间并没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②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把握了诗歌的意象也就把握了诗歌的灵魂。但是意象不等同于客观外物,在古典诗歌中,最普通的小草、古树、大雁、杜鹃都有着“言外之意”、“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如何才能由“象”得“意”,品味到诗歌意象之美呢?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开启想象之门,找到“物”与“心”,“象”与“意”的关系,在想象的世界里画出诗歌意象,构筑出诗歌所描写的艺术境界,这样才能真正品味到诗歌意象之美。在由“象”到“意”的过程中,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注意:

一、与诗人的心灵展开对话,感悟诗歌意象的情感意蕴

阿米儿(Amiel)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境”③人们在欣赏和描写自然风景时,总是要把自己的心境投射到风景中去,对风景进行“心灵的创造”,这样,同一个人面对不同的风景会有不同的感受,而不同的人即使面对同样一片自然风景,也会有不同的心境,这是因为每个人性格、经历、处境、心情的不同,所看到的风景也就自然不同了。

在古典诗歌中,同样的意象会因为作者渗透的主观情感的不同而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韵味,例如王维和李清照都曾经在诗歌中描写过秋天傍晚时“雨”的意象,但情感意蕴却完全不同。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李清照《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王维笔下的秋雨是清新洁净、美好无暇的,在远离尘烟的空山中,经过一场秋雨的洗涤,空气清新,明月朗朗,青松郁郁,水流潺潺,诗人置身其中,情不自禁产生了归隐的念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早年向往建功立业,在太乐丞任上获罪后便开始了亦官亦隐的生涯,他厌恶官场,无意仕途,退朝后常焚香独坐,以诵禅为要务。从这首诗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诗人在雨后清新宁静的山林中漫步,心情平静淡泊,秋雨被赋予了“新”(清新)的特质,有着洗净尘世喧嚣俗务的作用。而李清照笔下的秋雨则是寒冷刺骨、断断续续、连绵不断的,那打在凋零的梧桐树叶上的秋雨勾起的是作者无尽的愁绪。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所作,作者经历了国家灭亡、丈夫早逝、四处颠沛流离之苦,晚年无儿无女,寄人篱下。作者将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苦都倾注在词中,她笔下的秋雨也成为满腔愁绪的外化。

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写诗时的生活环境,打开想象的大门,与诗人的心灵展开对话,体会诗人的所感所思,重建诗人创作时的环境,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意象的情感意蕴。
二、发掘传统文化底蕴,感悟诗歌意象的文化意蕴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有一些意象反复出现,它们有着相对固定的象征意义,不少学者都曾经对此加以总结,例如:明月象征思乡怀人,柳树象征别离,鸳鸯象征爱情等等。这些意象为什么会有相对固定的意义呢?是因为它们身上积淀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在时代的变迁中这些传统文化底蕴没有随时间消失,而是在诗歌中得以延续保存。例如在古典诗歌中常用大雁代表书信、思乡怀人,如乐府诗《西洲曲》:“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为什么要用大雁代表书信、思乡怀人呢?这源于一个典故,《汉书·苏武传》记载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十九年,后来汉使者对匈奴单于说,汉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打到一只大雁,大雁脚上系有帛书,帛书上写着苏武在匈奴何处,这样,匈奴单于才放苏武回到汉朝。大雁是候鸟,每年秋天要飞到南方过冬,因为这个习性,在交通和通讯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期望通过大雁来传送书信。随着《苏武传》中“鸿雁传书”故事的流传,越来越多的诗人在诗歌中用大雁象征书信,表达思乡怀人的情感,大雁也就称为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了。

在古典诗歌中并不是所有的意象都有着相对固定的意义,即使是同一个意象,在不同的场合却代表着不同的意思,但是我们也能从这些意象中发掘到传统文化的底蕴。如:

元稹《离思》(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这首诗是作者为悼念亡妻韦丛所作,诗中的“沧海”和“巫山”都是渗透着诗人情感的特殊意象,“沧海”一句是从《孟子·尽心》中“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变化而来的。沧海深广无边,使别处的水相形见绌;圣人学识广博,使其他人自惭形秽,不敢说话。“巫山”出自宋玉《高唐赋》,赋中记述楚襄王游于高唐之台,见巫山之女,王因幸之。女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巫山”之云美妙绝伦,乃神女所化,天下任何地方的云都无法与之相比。“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都是世间最美好的无与伦比的事物,诗人在这里借“沧海”和“巫山”来表白自己对亡妻的感情,除了亡妻之外,世上再没有能使自己动情的女子了。“沧海”和“巫山”也成为包含着诗人深深爱情的诗歌意象。

曹操也曾在诗中写到过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步出夏门行·观沧海》)诗中写了大海水波动荡、波涛翻涌、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势,这里的“沧海”与元稹笔下的“沧海”意象不同,曹操笔下那广阔无边、涵盖日月星辰的“沧海”是一代枭雄曹操自己博大的政治胸襟的写照。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就曾把帝王的胸襟和海纳百川的容量进行类比,文中写道:“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曹操恐怕也是受到前人启发,才创造出吞吐日月星辰的“沧海”意象吧。

在古典诗歌中很多意象都包含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不了解意象的文化意蕴就不可能真正读懂诗歌,因此,教师在讲授古典诗歌时就不能只停留在诗歌中意象描写的表层,要引导学生透过意象描写的表层去把握意象的文化意蕴,这也同时要求学生平时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传统文化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看到这类意象时,展开想象和联想,由意象想到与它相关的传统文化底蕴,由传统文化底蕴想到诗人寄托其中的情感,找出诗歌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品味诗歌的意象之美。

三、把握诗歌意境的整体基调,感悟意象的审美意蕴

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派的创始人之一考夫卡把艺术作品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艺术作品“不是各组成部分的简单集合,而是各部分互相依存的统一整体。”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任何整体都是由各种要素或成分组成,但它决不等于构成它的所有成分之和,这是因为任何整体都是经由知觉活动组织成的经验中的整体,由于知觉活动的积极组织,所以“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的意义要远远大于构成它的“部分”意义之和。也正因为如此,“部分”不能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却对“部分”的性质有着极重要的影响。④在欣赏古典诗歌的过程中,诗歌的意境也是一个整体。“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⑤在一首诗中常常有几个意象,诗人通过创造一组意象群来营造诗歌的意境,许多意象共同组成了诗歌的意境,但诗歌意境的整体基调并不是所有意象的简单相加,而是远远大于这些意象之和。在这个意境整体中,各个意象互相依存、互相作用,共同构建了诗歌的意境,但是意境一经形成,又对构成它的每个意象产生重大影响。正因为整体对部分的重要影响和各部分之间的互相依存,即使是同一个意象,放到不同的诗歌意境中也会有不同的审美意蕴。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把握诗歌意境的整体基调和意象之间的相互关联来分析诗中每个意象独特的审美意蕴。试比较下面两首诗中的芙蓉(即荷花)意象。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涉江采芙蓉》写的是在外漂泊的游子看到水中盛开的芙蓉(即荷花)艳丽芬芳,不辞辛苦地去采摘准备送给日思夜想的妻子,可是采到芙蓉后才想起妻子远在万里之外,采到手中的荷花也只能自己独自欣赏了。长路漫漫,归期渺茫,游子只能常年忧伤。诗中出现了几个意象: “芙蓉”、“芳草”、“旧乡”、“长路”和 “游子”。夏日盛开的芙蓉花本来是鲜艳美丽的,单从色彩、形状、气味等感观印象看,给人的感觉应该是愉悦的,且让我们联系诗中其他几个意象来看看:诗中的观察主体是“游子”,“游子”是“忧伤以终老”的,“旧乡”是遥远而不可即的,“道路”是漫长曲折的,“草”在古诗中常用来代指离别之情,《楚辞·招隐士》中就写道:“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宋)范仲淹在《苏幕遮》中也写道:“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意,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从其他几个意象看,整首诗的基调是忧伤的,虽然芙蓉花给人的感观印象是令人美好愉悦的(所以游子才去采摘它准备送给心爱的人),可是由于整体对部分的重要影响,它也打上了忧伤的基调,成为“游子”怀乡之情、思妻之情的寄托,变成了一个忧伤清美的诗歌意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描写了西湖六月荷花盛开的美丽风光,六月的杭州已是炎炎夏日,但清晨应该还很凉快,尤其是位于西湖西南面的净慈寺一带,由于地处山水之间,自然有阵阵凉意。这天清早,诗人走出净慈寺送好朋友林子方离去,路过西湖边,微风阵阵、空气清新,眼前的景色更是令诗人惊喜赞叹:碧绿的荷叶、粉红的荷花,迎风招展,一直铺展到天边,在朝阳的映照下,荷叶更加翠绿,荷花更加娇艳,真是美不胜收!诗中写到几个意象:“西湖”、“天”、“莲叶”、“荷花”,这里的“西湖”是夏日六月清早的西湖,湖水清澈,波光粼粼,湖面宽阔、荷花盛开;这里的“天”是一个晴朗的夏日清晨的天空,没有阴云密布,也没有日中时的酷热和嚣尘,湛蓝的天空与碧绿的湖水相接,天水相连,构成了从天到地的宏大画面;这里的“莲叶”是碧绿的、茂盛的、生机勃勃的,一直生长到天水相连的天边;这里的“荷花”是粉红的、娇艳的、在朝阳映射下更显得明艳照人。诗人置身其中,是满心欢喜的,他面对着眼前美景,情不自禁地赞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这夏日的西湖美景确实是不同于其他任何季节啊!开阔的湖面,开阔的天空,碧绿无穷的莲叶,红艳美丽的荷花,明媚的阳光,构成一幅色彩艳丽、生机勃勃、壮阔无边的夏日西湖荷花图,整首诗的基调是明朗艳丽的,和诗中的其他几个意象一样,诗中的荷花意象也打上了明朗艳丽的主基调,经过了观赏者——作者的心灵创造,带着欣赏者的愉悦,展现着它别样红的娇艳美丽,生机勃勃,一直盛开到天边。

同样是荷花意象,放到不同的诗歌意象群中就有了不同的审美韵味:前者是清美的,后者是明艳的;前者是孤单落寞的,后者是热闹而充满生机的;前者是忧伤的,后者是喜悦的。与前一个荷花意象相呼应的意象是忧伤的“游子”,遥远的“旧乡”,漫长的“道路”,离别的“芳草”;与后一个荷花意象相呼应的意象是清澈开阔的“西湖”、湛蓝空阔的“天”、碧绿茂盛、一直生长到天边的“莲叶”。两首诗意境的整体基调一忧伤,一明艳。

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启想象之门,把诗歌中所有的意象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画面,感受这个艺术画面的整体基调,通过诗歌的整体基调,通过意象与意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来把握诗歌中每个意象的审美意蕴。

意象是古典诗歌的灵魂,感悟意象的“象”外之“意”是古典诗歌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情感意蕴、文化意蕴和审美意蕴共同组成了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象”外之“意”,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开启想象之门,才能走进那虚幻的诗歌艺术空间,触摸到诗人情感跳动的脉搏,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厚重精深,品味到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独特的审美意蕴。

注 释

①本文研究的古典诗歌是指广义的诗歌作品,包括诗、词、曲等。

②朱光潜《无言之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第28页。

③朱光潜《无言之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第29页。

④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四川人民出版社,98年3月第一版,第94页-95页。

⑤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第一版,第70页。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