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李慧
近年来,随着考古发现的重大进展,随着文学观念的重要变化,我国传统文体逐渐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我们在编纂《咸阳碑刻》(与曹发展合编,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过程中,越发感受到这种变化的深刻意义。其中,《唐薛元超墓志铭》引起了我特别的注意,因为这方墓志与以往作品有很多差异,在文学上表现出一种显而易见的突破和超越。
我们知道,一般意义上的墓志铭,不过是“仁人孝子,于幽宫则刻石而埋之”(龚自珍《说碑》)的文字。故其为文,大多略叙生平梗概,期冀后人识其墓址,凭吊纪念而已。当然,墓志铭毕竟是带有史传性质的文字,其用笔往往与传统的文风多有契合:时代文风是散体,它也是散体;时代文风是骈体,它也是骈体。南北朝至初唐的许多墓志铭,都是用骈体文写成的。到中唐以后,墓志铭又多用散体文章。这一现象,我们编著的《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卷·壹》和《咸阳碑刻》中不乏其例。为了表现作者的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