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胜
[摘要]通过反复审读原诗,并且广泛查证原始文献和相关记载,本文认为,晚清以来《八琼室金石补正》、同治《涪州志》、《全宋诗》、《宋代蜀诗辑存》诸书相沿已久、均作宋人宋诗加以收录的高应乾及其《白鹤梁观石鱼》一诗,实为清人清诗。
[关键词]高应乾;《白鹤梁观石鱼》;时代
高应乾诗,今存一首,题为《白鹤梁观石鱼》:“访胜及春游,双鱼古石留。能观时显晦,不逐浪沉浮。守介难投饵,呈祥类跃舟。胥归霖雨望,千载砥中流。”《全宋诗》第72冊、卷三七七九李洪波先生据清代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整理辑入了该诗,传云:“高应乾,字侣叔,涪州(今四川涪陵)人(清同治《涪州志》卷一五)。”①;《宋代蜀诗辑存》据“清同治《重修涪州志》卷一五”也同样将该诗采入其中,按作者籍贯分县排列编次于“涪陵市”下,传云:“高应乾字似叔,生平不详。”②覆核原文,在《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所收宋代涪州“石鱼题刻一百段”里确有该诗,置“何宪等诗”与“杨太守诗”之间③,杨殿珣先生《石刻题跋索引》将其一并附于“宋末”④;而同治《涪州志》,除了在卷一五《艺文志·古今体诗一百八十五首》所录苏轼、陆游、范成大等13人17首宋代诗歌中确有该诗,排马提幹《涪州十韵》后、张士环《张桓侯刁斗》前,只是题下小传作“西陵人高应乾侣叔”⑤,诗人籍贯与前二书不同(按:《蜀诗辑存》谓高字“似叔”,系编著者读“侶《侣》”为“佀《似》”致误。)外,卷二《舆地志·碑目》也是将其列入宋代,排“刘叔子诗序”、“王庶诗”之间,云:“高应乾诗镌白鹤梁”⑥。可见,自晚清同治以来直至现在,人们一般都是把高应乾及其《白鹤梁观石鱼》目为宋人与宋诗的。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么?今年初始,笔者因故从事白鹤梁题刻文字的校理工作,通过反复审读原诗,并且广泛查证相关记载之后认为,相沿已久的以高应乾《白鹤梁观石鱼》为宋人宋诗的观点应予完全否定。具体理由如下:
一、诗歌最后两句存在的疑点
《白鹤梁观石鱼》尾联云:“胥归霖雨望,千载砥中流。”从诗意看,“千载”为“双鱼古石留”距离高氏“访胜及春游”赋题该诗的时间约数。而涪州(按:原四川省涪陵市,今重庆市涪陵区)水标石鱼,最早为“唐代所见鱼”,简称“唐鱼”。历史考古学界根据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等文献资料及白鹤梁上现存的开宝四年(971)谢昌瑜等题记的记载,一致认为其初刻年代当在唐代的广德二年(764)及其以前⑦。倘若高应乾真是宋代人,其观鱼赋诗至迟不会晚于祥兴二年(1279),距离“唐鱼”出现的最早可能时间武德元年(618)也仅有六百多年,去“千载”差之远矣,何敢言之?尽管,诗歌有诗歌的语言特性,也允许夸张,但纵观全诗的纪游性质和记实偏向,“千载”二字不能不让人放心不下,疑窦顿生。
二、原始文献未包含时间信息
本文首段举证材料显示,《全宋诗》、《宋代蜀诗辑存》等之所以将高应乾诗作为宋代诗歌加以辑录,主要是甚至可以说完全是因为采信了陆氏《八琼室金石补正》和同治《涪州志》的判断。那么,此二书又是依据什么把高应乾诗列为宋代的呢?笔者通检再三亦不得而知。在进一步广泛查阅《涪州石鱼文字所见录》(清姚觐元、钱保塘,上海国粹学报社1912年古学汇刊本)、《宋人传记资料索引》(昌彼得、王德毅等,中华书局1988年)、《宋人传记资料索引补编》(李国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中国地方志宋代人物资料索引》(沈治宏、王蓉贵,四川辞书出版社1997年)、《中国地方志宋代人物资料索引续编》(王蓉贵、沈治宏,四川辞书出版社2002年)、《中国人名大辞典》(臧励龢等,商务印书馆1933年)、《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张撝之、沈起伟、刘德重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等等相关诸书,仍然一无所获、不见有高应乾其人其诗的丝毫记载的情况下,笔者循由同治《涪州志》卷二“高应乾诗镌白鹤梁”一句提供的线索最后对原始文献——白鹤梁石刻的该诗碑文或碑文拓片、拓片图录作了查勘。虽然,由于白鹤梁题刻在三峡工程建成后将被淹没在30多米的江水之下,目前正采用“无压容器”方案对其进行原址水下保护,处于封闭施工状态,根本无法实地勘验。但从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代缪荃孙艺风堂碑文拓片涪州石魚題刻《高应乾诗》⑧和《长江三峡工程水库水文题刻文物图集》、《水下碑林白鹤梁》等公开出版物中所载高诗的碑文拓图及相应文字资料⑨来看,石刻内容原本非常简单:除了刻录诗歌(同前),就是落款“西陵人高应乾侣叔氏题”,并无任何可以判断赋诗留题年代的时间信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对《高应乾诗》这同一件作品的断代上,《图集》和《白鹤梁》却是将其归入清代。这就更加显示出《八琼室金石补正》、同治《涪州志》存在误判误收的可能性。
三、关于诗人年代的明确记载
鉴于高应乾其人其诗在断代上实际存在或宋或清的两歧现象,而宋代说又存在疑点、晚而无据,不足以让人采信,笔者遂将查阅重点转而指向清代。虽然,和宋代一样,在有关清人的史传杂著、地方书志乃至诗歌总集如徐世昌《晚晴簃诗汇》中依然不见有高应乾侣叔氏的任何记载,笔者却在一则素以水文价值高而著称的白鹤梁清人题刻——《萧星拱重镌石鱼记》⑩中有了一点发现。萧氏记云:
涪江石鱼,镌于波底,现则岁丰,数千年来传为盛事。康熙乙丑春,五水落而鱼复出。望前二日,偕同人往观之,仿佛双鱼蓂莲隐跃。盖因岁久剥落,形质模糊几不可问,遂命石工刻而新之,俾不至湮没无传,且以望丰亨之永兆云尔。时同游者旧黔令云间杜同春悔川,州佐四明王运亨元公,旴江吴天蘅囗囗、何谦文奇,西陵高应乾侣叔,郡人刘之益四仙、文珂奚仲。
涪州牧旴江萧星拱薇翰氏记略
题记不仅有明确的年代信息:“康熙乙丑(按:二十四年,1685)春”,而且也明确记载了“西陵人高应乾侣叔”为“时同游者”之一。为慎重起见,笔者又查找了题记所载当时同游诸人中高氏之外其余数人的有关材料,兹将所获胪列于后,以为辅证:
1、《大清一统志》卷三七五《东川府?名宦》:“本朝萧星拱,南城人,康熙四十一年任知东川府,勤于政事,整顿地方。以东川土地空旷难守,乃于东门截筑土城约退三十余丈,捍卫赖之。”(和珅等撰,《四库全书》本,史部第483册第65页)
2、《四川通志》卷三一《皇清职官》载:萧星拱,江西吏员,康熙十九年、二十三年二任涪州知州,康熙二十一年任忠州知州,三十年任重庆府知府;又,杜同春,江南拔贡,康熙五年任黔江县(按:时属酉阳州,与涪州、忠州同隶重庆府)知县。(黄廷桂、张晋生等纂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第560册第666、669-671页)
3、同治《涪州志》卷首《附录旧志纂修姓氏》:康熙庚子(按:当为“癸亥”,详下条)年纂修邑人刘之益、何詵虞、文珂、陈命世、夏道硕、向牖螭;卷五《秩官志·国朝秩官·知州》:萧星拱,江西人,康熙十九年任,重修学宫补修官署;卷五《秩官志·国朝秩官·吏目》:王运亨,吏员,浙江人。(吕绍衣、王应元纂,《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第46集,巴蜀书社1992年影清同治九年《1870》刻本,第481、502、508页)
4、《民国涪陵县续修涪州志》卷二七《序录·旧序》载:《康熙癸亥年(按:二十二年,1683)续修州人刘之益序》、《康熙癸亥年续修州人文珂序》。(王鑑清、施纪云纂,《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第47集,巴蜀书社1992年影民国十七《1928》年铅印本,第193-194页)
5、涪陵白鹤梁题刻碑文拓图《萧星拱(观)石鱼记》:“涪江之心有石鱼,春初鱼见,可卜丰稔。州之八景云‘石鱼兆丰’者,即其所也。甲子春正月,忠州守朱世兄自巴渝返舟过此。其尊人与余谊属师弟,而其叔朱羽公讳麟祯者⑾,初官于涪,士民德之,亦尝来此。余因携觞偕往,以续旧游。见石鱼复出,则是年之稔可知,因举觞相庆曰:国之重在民,民之重在食;而食之足,又在乐岁之有余。则吾侪之此一游也,非但以游观为乐,直乐民之乐也云尔。于是乎记。大清康熙二十三年甲子春正月二十九日,同游知忠州事三韩商玉朱囗囗、浙江慈溪寅囗周囗囗。郡守旴江萧星拱题”⑿
综合上述,足够断明:高应乾实为清人,而其《白鹤梁观石鱼》诗,亦当是赋于“康熙乙丑”与萧氏等同游之时。要之,晚清迄今《八琼室金石补正》、同治《涪州志》、《全宋诗》、《宋代蜀诗辑存》诸书相沿已久的以高应乾《白鹤梁观石鱼》为宋人宋诗的错误观点应予澄清。
注释:
①傅璇琮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5613页。
②许吟雪、许孟青编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50页。
③(清)陆增祥编撰,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587页。
④商务印书馆1957年增订本,第474页。
⑤(清)吕绍衣、王应元等修纂,《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第46集,巴蜀书社1992年影同治九年《1870》刊本,第678页。
⑥同注⑤,第466页。
⑦详《长江上游宜渝段历史枯水调查——水文专题之一》:“白鹤梁石鱼枯水水位标志的辨识”,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等《水文、沙漠、火山考古》,文物出版社1977年版,第15-17页;《白鹤梁题刻》,蒲国树等《涪陵市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95页。
⑧典藏编号:21595a:113,钤有“荃孙所得金石”阳文朱印。
⑨见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编《长江三峡工程水库水文题刻文物图集》,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5页,拓图编号:123;陈曦震主编《水下碑林白鹤梁》,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页,拓图编号:146,题作“高应乾题记”。
⑩见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等《水文、沙漠、火山考古》,文物出版社1977年版,第19页;陈曦震《水下碑林白鹤梁》,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4页,拓图编号:129;重庆市涪陵区政协《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白鹤梁》,中国三峡出版社1995年版,第18-19页;水利部长江水委员会编《长江三峡工程水库水文题刻文物图集》,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4页,拓图编号:122;重庆市博物馆编《中国西南地区历代石刻汇编·四川重庆卷》第二册,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63页。
⑾按,《四川通志》卷三一:朱麟贞《祯》,辽东荫生,康熙三年任涪州知州。见《四库全书》本,史部第560册第671页。
⑿见陈曦震《水下碑林白鹤梁》,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1-132页,拓图编号:127;重庆市涪陵区政协《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白鹤梁》,中国三峡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编《长江三峡工程水库水文题刻文物图集》,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4页,拓图编号:121;重庆市博物馆编《中国西南地区历代石刻汇编·四川重庆卷》第二册,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62页。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