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万奇
内容提要:《诠赋》是刘彦和《文心雕龙》“论文叙笔”(“文类论”)的第三篇。从文论的角度看,《诠赋》中的疑点主要有三个:一是“体”“用”之辨,二是“物以情观”的理论意义,三是“风归丽则”的理论内涵。本文认为,彦和的“赋”观是“赋体”兼“赋用”。所谓“物以情观”,是指“以情观物”。“物以情观”把“感物”和“吟志”联接起来。“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物象的选择上追求“唯美”。二是写法上“极声貌以穷文”。三是语言上讲究“绮丽”。“则”是赋体的创作规范。它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体物写志”。二是关乎“风轨”。
关键词:诠赋;体用;物以情观;风归丽则
《诠赋》是《文心雕龙》“论文叙笔”的第三篇。因赋是古诗的流变,“不可歌”[1](P86),“不宜声乐”[2](P60),故居《乐府》之后,列第三。本篇阐明赋的含义和特点,追述赋的来源,考察其发展和演变,铨评重要作家作品,最后确定“立赋之大体”,是一篇完整、成熟的文类论(体裁论)。
从文论的角度看,《诠赋》中的疑点主要有三个:一是“体”“用”之辨,二是“物以情观”的理论意义,三是“风归丽则”的理论内涵。
“体”“用”之辨
“赋”是“体”(体裁),还是“用”(表现方法),有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