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汪梦川
汪梦川(南开大学)
叶嘉莹先生在词学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围绕着迦陵词学中的一些重要观点,很多读者存在疑问,其焦点集中在词的美感特质以及中西文学批评之上。笔者拟针对这些问题作一些粗浅的说明和补充。
一、关于词的美感特质
问题之一:“双重性别”与“男子作闺音”
迦陵词学之中的“双重性别”是特指词在其发展的早期阶段,男性作家在显意识中以女性身份、女性口吻(如怨妇、弃妇等)进行写作,而在潜意识之中,他们自身的遇合之感或者君国之思,则往往不期然地流露出来,使得其词作具有一种双重性。至于产生“男子作闺音”的客观环境,则是因为中国古代女性作家很少,所以绝大部分女性题材作品,作者也都是男性。在叶先生看来,“男子作闺音”现象可以大别为三类:一类是有心的、明确的喻托,其对象为意象中的女性,如屈原笔下的美人以及曹植诗中的臣妾即是;一类是客观的摹写,如一些乐府诗、宫词之中的女性,其对象都来源于现实生活。词中如欧阳炯《南乡子》(二八花钿)所描写者也大体属于此类。这些“物”化的女性形象,自然都没有什么深刻的含意。而迦陵词学中所谓的“双重性别”则是第三种情况,最典型的表现如温庭筠词,词中的女性形象虽然也是客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