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郭志明

除夕、春节,是中华民族古老而又隆重的节日。古往今来,它给人们带来多少温馨和欢乐,又给人们多少渴求和希冀:一年的劳顿和奔波,一年的忧思与惘怅,都在喜庆的氛围中化为乌有;未来的憧憬和规划,明天的步骤与措施,都在万象更新的环境中孕育。三国时期“才高八斗”的曹植这样写春节:“初岁元祚,吉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欢笑尽娱、乐哉末央”(《元会》),诗人说春节是良辰吉日,到时高朋满堂,大家尽情欢笑,快乐无穷,将春节的情境作了极简洁的概括。明代的叶颙在其《元日》诗中说:“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梅柳芳容穉,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新春莅临,春满山河,梅柳展芳容,松篁换新姿,人们举杯欢庆,笑语欢歌。清朝的叶燮这样咏春节:“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迎春》)季节代换,岁序更新,车流不断,人海摩肩,庆祝新春的盛况何等空前,迎接新春的欢悦何等强烈!“春在干门万户中”一语,是高度凝练的妙笔,给人以强烈印象。春节是中国人民创造的节日,中国人民也创造了生活的美。它将鼓舞人民去为更美好的新的—年而奋斗。

农历腊月三十,是旧历年的最后一天。除夕之夜,四方家人都要风尘仆仆,回家团聚、他们在堂屋中点起明烛,“岁岁高堂列明烛”(李颀诗),男女老少围坐一起,一边频频举杯,一边守岁,“家家守岁传酒卮”(谢良辅诗)。尤其是那些“盼星星,盼月亮,盼过年”的孩子们更是兴奋异常,“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诗),在这样一个“衣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的时刻里,每个人的心中都深藏起一份祝福,一份祈祷,谁都满怀着令人欢欣的自慰!

我们先看一组吟除夕的诗。唐太宗李世民的《守岁》: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诗开头两句,勾勒冬去春来的特有景象,一“寒”一“暖”,抓住了季节更替的特点,给人一种春意融融的氛围;后两句描绘守岁情景,“共欢”一词状出老幼咸集、大家共庆的热烈场面,“迎送”一词画出人们的精神状态,使人身临其境,被当时的情景陶醉、感染。

腊月今日晦,流年此夕除。

拾樵供岁火,帖牖作春书。

柳觉东风至,花疑小雪余。

忽逢双鲤赠,言是上冰鱼。
唐代张子容的《除日》集中笔墨再现节日景象和除夕风俗。除夕这天,人们拾柴禾点燃岁末之火,家家在门上贴起春联;看见柳枝泛青,只觉春风扑面,嗅见花香缕缕,便疑瑞雪点点。友人还送上双鲤鱼,说是自跳冰上……诗中洋溢新春情趣,诗中弥漫浓郁乡情。

除夕之夜,人们都能感知春的降临:“今夜今宵尽,明年明日来。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回。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衰。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史青:《除夜》)所以,大家也能由此而想到珍惜光阴:“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苏轼《守岁》)有不少诗人因为种种原因,除夕不能与家人聚首,但他们也并不消沉。高适的《除夜作》在叙述了“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年转凄然”之后,笔锋陡转,由对面写来,“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凄苦中带一份豁达。宋代的姜夔在舟中度过除夕之晚,虽不免淡淡的愁绪,但吻着梅花送来的阵阵暗香,不禁感到春意满怀:“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除夜自石湖归苕溪》)明朝的欧大任有一年在九江的官舍过除夕,羁旅、怀乡、思亲之情齐聚心头:“烛销深夜酒,菜簇异乡盘。泪每思亲堕,书频寄弟看。”诗人由自己的“饯岁浔阳馆,羁怀强笑欢”,想到“家人计程远,应已梦长安”(《除夕九江官舍》),诗思奇特,使客中之情绪表现得更为强烈。明朝的袁凯《客中除夕》,既叹没有团圆欢乐的无聊:“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看人儿女大,为客年岁长”,更能将除夕应得的安定和融与现实的战乱兵荒、颠沛流离相比照,发抒深厚的沉痛:“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最值一提的是宋代文天祥的《除夜诗》。这首诗作于诗人一生度过的最后一个除夕,并且是在元朝的囚牢中。身陷囹圄,面对死亡,文天祥毫无畏惧,也不抱丝毫幻想。回忆自己走过的路,“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面对自己即将结束的生命,他“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诗人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其身世俱忘的磊落感情和视死如归的精神气概,却给人以极大的鼓舞和感染。
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行人相贺新年健”(陆游诗),“相祝无岁语,年新德又新”(戴昺诗),人们便沉浸在春节的浓浓气氛当中了。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