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经·曹风》的美学特点与审美观
曹国的疆域在今山东西南部。周武王封其弟姬振铎于曹,都于定陶。后被宋国所灭。现存《曹风》共四篇:
《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蜉蝣之翼,楚楚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
全诗三章,写蜉蝣这种小昆虫,朝生暮死,犹有“羽、翼”以自我修饰,“衣裳楚楚”、“楚楚衣服”、“麻衣如雪”。作者借此哀叹曹国贵族统治者好奢侈而任小人。在国难当头,却依然整饰衣装,讲究场面之可悲。
《候人》:
彼侯人兮,何戈与殳。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维鹈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称其服。
维鹈在梁,不濡其咮。彼其之子,不遂其媾。
荟兮蔚兮,南山朝隮。婉兮娈兮,季女斯饥。
这首诗共四章,讽刺当时那些“不称其服”的贵族士大夫及其重用的小人,同情其下级小吏“候人”“何戈与殳”之奔波操劳、“婉兮娈兮,季女斯饥”艰辛清苦而不得厚享。
《鳲鸠》:
鳲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鳲鸠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带伊丝。其带伊丝,其弁伊骐。
鳲鸠在桑,其子在棘。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鳲鸠在桑,其子在榛。淑人君子,正是国人。正是国人,胡不万年?
全诗四章,每章开始以“鳲鸠在桑”起兴,称颂“淑人君子”“仪一”、“不忒”的仪表风度,肃整端庄;待人处事,贤德善良。意在陈古讽今。
《下泉》: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忾我寤叹,念彼周京。
冽彼下泉,浸彼苞萧。忾我寤叹,念彼京周。
冽彼下泉,浸彼苞蓍。忾我寤叹,念彼京师。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四国有王,郇伯劳之。
全诗共四章,前面三章写曹国人“忾我寤叹”,慨叹王朝的战乱,“念彼京周”,表示对周王室的无限怀念之情。最后一章,“郇伯劳之”赞许周文王之子郇伯平息战乱之功。
二、《诗经·鲁颂》的美学特点与审美观
鲁国疆域在今山东西南部。周成王封周公之子姬伯禽于鲁,定都于曲阜。《诗经》中无“鲁风”,但有《鲁颂》。《诗经·鲁颂》是春秋前期鲁国用于朝廷、宗庙的乐章,其中《泮水》和《閟宫》是写臣下对国君的歌颂,而其余的则都是宗庙的祭祀之歌。由于它们的时代较晚,在创作上受到了雅诗的影响,文学技巧上较之《诗经·周颂》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此时社会已不能和周初的繁荣景象相比,诗中所描述的内容,歌功颂德,近于阿谀。前人说它“褒美失实……开西汉扬马先声”(1),指出了当时这些庙堂文学内容的实质。今存《鲁颂·駉之什》共四篇。
《駉》: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骊有黄,以车彭彭。思无疆,思马斯臧!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騅有駓,有骍有騏,以车伾伾。思无期,思马斯才!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驒有骆,有駵有雒,以车绎绎。思无斁,思马斯作!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駰有騢,有驔有鱼,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
这是一首颂马之辞。全诗四章,赞美了各色各样的“駉駉牡马”:“有驈有皇,有骊有黄”、“有騅有駓,有骍有騏”、“有驒有骆,有駵有雒”、“有駰有騢,有驔有鱼”,并都善于驾车:“以车彭彭”、“以车伾伾”、“以车绎绎”、“以车祛祛”。《鲁颂?駉》的主旨在于歌颂鲁僖公振兴鲁国军事力量的活动及其成就,赞颂鲁僖公牧马于野,“思无疆”、“思无期”、“思无斁”、“思无邪”,不害农田,以喻乐育贤才。这是春秋时期鲁国复兴“周礼”的重要内容。
我国文化至周而始完全发达,平王东迁前后是政治、社会急剧变动的时期,所以那时候的诗最多。春秋中期以后的诗,为何没有被辑入《诗经》呢?《孟子》说:“王者之迹熄而《诗》亡。”所谓“王者之迹熄”者,系指春秋中期,周室衰而采诗之制废,故不能采到各国的风诗,而雅、颂亦不再有人辑录,故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所以《诗经》所收之诗,至春秋初期为止。
《有駜》:
有駜有駜,駜彼乘黄。夙夜在公,在公明明。振振鹭,鹭于下,鼓咽咽。醉言舞,于胥乐兮。
有駜有駜,駜彼乘牡。夙夜在公,在公饮酒。振振鹭,鹭于下,鼓咽咽。醉言归,于胥乐兮。
有駜有駜,駜彼乘駽。夙夜在公,在公载燕。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榖,詒孙子,于胥乐兮。
全诗共三章,写鲁僖公宴饮群臣,“在公明明”、“在公饮酒”、“在公载燕”、“醉言舞”、“于胥乐”,以乐舞助兴,庆丰收,祝吉祥。全诗充满颂德祝福的意味。
《泮水》: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鲁侯戾止,言观其旂。其旂茷茷,鸾声哕哕。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思乐泮水,薄采其藻。鲁侯戾止,其马蹻蹻。其马蹻蹻,其音昭昭。载色载笑,匪怒伊教。
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鲁侯戾止,在泮饮酒。既饮旨酒,永锡难老。顺彼长道,屈此群丑。
穆穆鲁侯,敬明其德。敬慎威仪,维民之则。允文允武,昭假烈祖。靡有不孝,自求伊祜。
明明鲁侯,克明其德。既作泮宫,淮夷攸服。矫矫虎臣,在泮献馘。淑问如皋陶,在泮嫌囚。
济济多士,克广德心。桓桓于征,狄彼东南。烝烝皇皇,不吴不扬。不告于讻,在泮献功。
角弓其觩,束矢其搜。戎车孔博,徒御无斁。既克淮夷,孔淑不逆。式固尔犹。淮夷卒获。
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憬彼淮夷,来献其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全诗共八章。“穆穆鲁侯,敬明其德。敬慎威仪,维民之则。允文允武,昭假烈祖”,“明明鲁侯,克明其德。既作泮宫,淮夷攸服”、“济济多士,克广德心。桓桓于征,狄彼东南”,歌颂了鲁僖公修泮宫、克淮夷之功,赞美他继承祖业,平服淮夷,成其武功。诗中写群臣“在泮饮酒”、“在泮献功”,在泮宫庆贺,淮夷派使臣朝贡,尽颂僖公的才略与美德。
《閟宫》:
閟宫有侐,实实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黍稷重穋。稙穉菽麦,奄有下国。俾民稼穑,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奄有下土,缵禹之绪。
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于牧之野。无贰无虞,上帝临女。敦商之旅,克咸厥功。
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功,为周室辅。” 乃命鲁公,俾侯于东。锡之山川,土田附庸。
周公之孙,庄公之子。龙旂承祀,六辔耳耳。春秋匪解,享祀不忒。皇皇后帝,皇祖后稷。享以骍牺,是飨是宜,降福既多。周公皇祖,亦其福女。
秋而载尝,夏而楅衡。白牡骍刚,牺尊将将。毛炰胾羹,笾豆大房。万舞洋洋,孝孙有庆。
俾尔炽而昌,俾尔寿而臧,保彼东方,鲁邦是常。不亏不崩,不震不腾,三寿作朋,如冈如陵。
公车千乘,朱英绿縢。二矛重弓,公徒三万。贝胄朱綅,烝徒增增。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
俾尔昌而炽,俾尔寿而富,黄发台背,寿胥与试。俾尔昌而大,俾尔耆而艾。万有千岁,眉寿无有害。
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淮夷来同。莫不率从,鲁侯之功。
保有凫绎,遂荒徐宅。至于海邦,淮夷蛮貊。及彼南夷,莫不率从。莫敢不诺,鲁侯是若。
天锡公纯嘏,眉寿保鲁,居常与许,复周公之宇。鲁侯燕喜,令妻寿母。宜大夫庶士,邦国是有。既多受祉,黄发兒齿。
徂徕之松,新甫之柏。是断是度,是寻是尺。松桷有舄,路寝孔硕。新庙奕奕,奚斯所作。孔曼且硕,万民是若。
全诗共十二章,四百九十二字,为《诗经》中最长的一首诗。诗歌从赞美鲁国远祖“赫赫姜嫄”、后稷、大王、文武、周公的功德业绩写起,以赋为主,兼用比兴,极尽铺张扬厉之能事。诗中详细叙述了鲁侯僖公兵伐淮夷、恢复疆土、修建宫室等功业,诗的第四章开头所说的“周公之孙,庄公之子”,指的就是鲁侯僖公。全诗以戎、祀二事作为重点描绘,从大处着笔,特别突出其“至于海邦,淮夷蛮貊。及彼南夷,莫不率从”的兵伐淮夷之功,依古礼将其战功告祭祖庙。“万舞洋洋,孝孙有庆”,作此乐歌,告祭唱之。
从《诗经》中的齐风、曹风、鲁颂用韵情况看,其特点,一是韵式多种多样,二是韵部繁富复杂,三是用韵细密。透过齐风、曹风、鲁颂的韵律,可以窥见齐鲁先民对语音的自然感知力和对音韵美感的探索。其中可以看到重言同音相叠、双声首音相合、叠韵尾声相回应的用语技巧。押韵方式丰富多彩,以口语为准,故为“天籁”。“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2),诗人们在吟唱中,声情并茂,令人为之心摇动容。齐鲁先民对于语音的感受,与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是相贯通的。“声依永,律和声”,这种共通和鸣,正充分体现了齐鲁先民对音韵声律细致体悟的乐感性。
三、齐鲁歌谣的美学特点与审美观
除了《齐风》、《曹风》、《鲁颂》等齐鲁诗歌以外,在齐鲁还流传着许多齐鲁歌谣,散见于《左传》、《晏子春秋》、《战国策》、《吕氏春秋》等典籍中。
《左传·哀公五年》载有《莱人歌》:“景公死乎不与理,三军之事不与谋。师乎,师乎,何党之乎?”是写齐景公死后,莱人见其诸子逃奔卫、鲁的情景,并为这群流亡公子的下场担忧。《齐人歌》见于《左传·哀公二十一年》:“鲁人之皋,数年不觉,使我高蹈。唯其儒书,以为二国忧。”写哀公十七年冬,鲁哀公与齐平公会盟于蒙,齐君稽首,鲁君拜。齐人认为鲁哀公失礼,迟不答谢,责备鲁君不答“稽首”之礼,令齐邾二国怀忧。这不只是齐国君王一人之荣辱,而是影响齐国在国际间的地位与体面,具有较强的思想价值。
《晏子春秋·谏下第五》载有《冻水歌》:“庶民之言曰,冻水洗我若之何?太上靡散我若之何?”《晏子春秋·谏下第六》载有《穗歌》:“穗兮不得获,秋风至兮殚零落。风之拂杀也,太上之靡弊也。”《晏子春秋·重而异者》第十二章载有《岁暮歌》:“岁已暮矣,而禾不获,忽忽矣若之何?岁已寒矣,而役不罢,惙惙矣如之何?”这些歌谣的主旨都是反对齐景公滥用民力,修筑台榭,悮农事,碍稼穑。歌谣反映了齐景公奢靡病民,表现晏婴为民请命的思想。
《战国策·齐策四》的《弹铗歌》,写冯谖表面贪求无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出无车”、“无以为家”,实际上是试探孟尝君好客是否真诚,暗示出冯谖的非凡才智。《松柏歌》、《攻狄谣》、《为士卒倡》均见于《战国策·齐策六》。《松柏歌》:“松邪!柏邪!住建共者,客邪!”对田齐亡国之君既有哀怜、同情,又有讽刺责备。哀其上当被骗,被秦王囚禁在远离临淄的共地松柏之间。讽刺其不听即墨大夫之忠告,而轻信了秦使陈驰的诱骗之辞。歌谣言辞委婉含蓄,深切动人。《攻狄谣》、《为士卒倡》反映了田单在齐复国前后对待士卒的不同态度。从同甘苦,共命运,以“宗庙亡”、“归何党”激励士气,同仇敌忾,终于复国,到后来,脱离士卒,安享富贵尊荣:“大冠若箕,修剑拄颐,攻狄不能,下垒枯丘。”写其头戴大笠冠,用长剑支撑下巴,远远观战的情态,结果攻狄不下。这两首歌谣富有深刻的思想教育意义,语言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的讽刺性。
《吕氏春秋·贵直》载有《狐援辞》二首,其一:“先出也,衣絺紵;后出也,满囹圄。吾今见民之洋洋然,东西走,而不知所处。”歌谣告戒齐湣王不要失国。其二:“有人自南方来,鲋入而鲵居,使人朝为草而国为墟。殷有比干,吴有子胥,齐有狐援。已不用若言,又斮之东闾。每斮者以吾参夫二子者乎!”警告齐湣王要提防淖齿专权。这两首歌谣都运用了隐喻法,写得含蓄委婉,发人深思,令人警醒。
此外,还有宁戚的《饭牛歌》反复出现于汉代以后的文献典籍中。例如:“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遭尧与舜禅。短布单衣適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3);“沧浪之水白石粲,中有鲤鱼长尺半。毂布单衣裁至骭,清朝饭牛至夜半。黄犊上坂且休息,吾将舍汝相齐国。”(4)“出东门兮厉石班,上有松柏兮青且兰。粗布衣兮缊缕,时不遇兮尧舜主。牛兮努力食细草,大臣在尔侧,吾当与尔适楚国。”(5)以上几首《饭牛歌》歌谣,其内容大致相似。一开始,或用“南山石”、或用“沧浪水”、或用“松柏”起兴,暗喻自己的志向之坚贞、高远,人格之纯洁、高尚;随后是感叹自己生不逢时、处境困窘,只好去饭牛;最后企盼时机到来,出仕圣君明主,并且表示若齐国不用即投奔楚国。这些都十分符合宁戚当时的处境和心境。
注释:
(1)《诗经原始》;
(2)《毛诗·大序》;
(3)《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裴骃《集解》引应劭;
(4)《艺文类聚》卷四十三;
(5)《文选·啸赋》,李善注引《淮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