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石昌渝
清代小说是古代小说的高峰期,这一判断应当不会有多大争议,《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都产生在这个时期,它们的思想艺术成就都达到了古代小说的巅峰。这三部作品距离今天都有二三百年了,其间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及其观念意识都经历了最剧烈和最深刻的变革,但它们的艺术魅力并未因时代变迁而稍有减褪,可以说它们的经典桂冠是历史赋予的,作为中国小说高峰的标志,当之无愧。
近一段时间,我因为承担了国家《清史》项目中《文学志·小说篇》的编撰任务,对清代小说史的问题思考较多。现在把我的一些心得报告出来,希望得到各位的批评指正。我要讲的有三个问题。
一、清代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定位问题
作为小说史的一个段落的清代小说,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处于一个什么位置呢?这其实也是对清代二百六十多年小说创作的历史评价问题。历史地位清楚了,才有可能对清代小说的各种流派和作家作品作出恰当地评论。我的看法是:清代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繁荣期、高峰期和转型期。
繁荣,指的是作品和流派的数量众多。白话小说,据我的不完全统计,宋元明三代的作品,现知的约有三百多种,而有清一代的作品则有一千数百种之多,是宋元明三代作品的总合的三倍以上。这里没有统计文言小说,原因有二:其一,学界对文言小说的定义众说纷纭,定义不同,统计的数字必然不同,难以求得共识;其二,我以为小说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其主体不是囿于士大夫圈子的文言小说而是白话小说。事实上,小说在历史文坛上的地位主要是由《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以及“三言”、“二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