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另一种读法——读《中国文化与文论经典讲演录》
作者:喻守国
现代社会需要掌握的东西越来越多,传统的读经方式又需要太多时间,这使经典离我们似乎越来越远。近一两年来,市面上涌现了一大批解读中国文化经典的书,人们似乎看到了国学复兴的前景。另一方面,有识之士对传统文化精神失落的忧心并未因此而减轻。媒体的巨大影响可以制造出一场声势浩大的社会伪需求,却无法使更多
的人真正走近文化经典。
幸好经典还有另一种读法:依托经典融会中华文化精神,在叙事中明理,抒情中展义,把经典的诗性、理思与解读的谐趣、雅致融合在一起,让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似的惬意中领悟中华文化经典的奥义和真谛。这,就是李建中的《中国文化与文论经典讲演录》所提供的解读经典的方式。
卡尔维诺说:“经典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读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包含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展示了人类生活的本质规则,要对之进行阐释解读,必须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当然不能要求今人都去背诵经典或者了解围绕经典进行的繁琐考证,但是如果解读者没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和对经典的透彻理解,这种解读就会偏离经典要义。《中国文化与文论经典讲演录》的作者在古典文论中浸淫数十年,对儒释道文化思想有深入了解,在学术研究中围绕文化和文论经典本身,用西方心理学的方法探求经典的要义,从而揭示出古代经典对人生的意义。在文论研究中注重阐释中华文化思想所产生的影响,就不仅对孔孟荀老庄从文化角度给予了详尽的解读,而且将对传统文化的分析始终贯穿在历代文论名著的解读之中。中国古代文论本来就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属于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从文论这个角度进行的解读就摆脱了单纯读经的老模式,从另一个切入点将中华文化精神与经典的学习紧紧联系起来了。
解读者的深厚学养能够保证对经典的误读减低到最小程度,这是很多真正的学者都能做到的。对于众多接受经典的人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经典的选择及如何来读,也就是在尽可能轻松的方式下领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正是在这一点上,该书展示出了它独特的优越性。
对一般人来说四书五经无疑过于繁多,除此之外的古代经典还非常多,不可能全部去读。经典太多,就有一个角度的选择问题。学者们根据各自的观点列举出的经典必读书目已经很多了,但是和文化的某一方面联系起来,并将传统文化贯穿始终的阐释,则是该书的一个创举。通过这种文论角度的阐释,能够将文化与文学创作、作家、批评家联系在一起,不仅使人更容易通过已有的知识接受传统文化,而且更形象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蕴。如书中把孔子“游于艺”解释为一种艺术精神,对之进行的论述不仅非常清楚地阐明了文与质、中和之美等文论文化话题,而且使读者对儒家艺术生活化与生活艺术化的特点有更深的理解,同时也很容易和庄子的艺术之道联系起来。通过这种联系,就使所得到的文化知识可用于观照古人的生活,使中华文化不再是一些遥远的概念,变成活生生的存在,经典也就自然的渗透到个人的心中。
对于多数普通读者来说,经典是枯燥的,对经典的阐释尽管完全不同于汉儒的微言大义和清儒的繁琐考据,也还是枯燥的。把经典庸俗化,抛开经典中所体现的文化精华为时代做注解或寻求心灵的安慰,固然可以吸引更多的人,但那却不是经典了。《中国文化与文论经典讲演录》的应对方法是:在文论经典的分析中凸现文化精神及其流变,把文论的诗性与理思应用到文化阐释中来,在叙事、抒情中实现文化的接受。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同时又是作家,这就使中国古代出现了大量以文学形式进行的批评。周秦诸子以来的诗性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深深的影响了中国文论家,几千年来很多人在批评中用诗性言说建构自己的诗意家园。这种思维和言说方式在书中也留下烙印,作者多年致力于古文论诗性研究,将之融入到自己的学问和生活中,在研究和授课中也就自然体现了出来。这本书中有大量对诗性文化传统和诗性言说的研究,同时作者的言说也是诗性的,叙事、抒情的笔调使文化和文论如清澈的溪水从眼前流入心底,而作者谐趣与雅致、热心肠与冷幽默的课堂语言,将会使读者在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中不时会心一笑。这也许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吧。
《中国文化与文论经典讲演录》,李建中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40.00元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