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文华
柳宗元(773—819年),字予厚,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人。贞元九年(793年)进士曾官至札部员外郎,因参与政治改革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为柳州刺史。47岁时死于任所。他在被贬永州时,官闲事少,有机会接近农民,写有《田家》三首记述当时所见农村情况。
其一:
“蓐食徇所务,驱牛向东阡。
鸡鸣村巷白,夜色归暮田。
札札耒耜声,飞飞来乌鸢。
竭兹筋力事。持用穷岁年。
尽输助徭役。聊就空自眠。
子孙日已长,世世还复然。”
其二:
“篙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
庭际秋虫鸣。疏麻方寂历。
蚕丝尽输税,机抒空倚壁。
里胥夜经过,鸡黍事筵席。
各言官长峻,文字多督责。
东乡后租期。车毂陷泥泽。
公门少推怒。鞭朴咨狼籍。
努力慎经营.肌肤真可惜。
迎新在此岁,唯恐踵前迹。”
其三:
“古道绕蒺藜,萦回古城曲。
蓼花被堤岸,陂水寒更渌。
是时收获竟,落日多樵牧。
风高榆柳疏,霜重梨枣熟。
行人迷去住,野鸟竞栖宿。
田翁笑相念,昏黑慎原陆。
今年幸丰年,无厌饘与粥。”
三首诗意思连贯,又各有侧重。第一首写农家早起吃了饭就赶着牛下田耕地,此时天刚蒙蒙亮,公鸡在啼鸣,直到天黑才回来。整天只听到犁铧耕地的札札响声,乌鸦不停的在身后飞翔。终年这样尽力的劳动,为的是能够度过穷日子。结果收获的粮食都缴纳官府助徭役。只好守着空屋睡大觉。眼看子孙一天天长大,农民生生世世都是老样子,无法改变命运。第二首是写隔着篱笆的邻舍晚上聚集在一起聊天,院子里秋虫在啼呜,农妇们疏理麻皮时发出“寂历”声音,蚕丝全都交了官府的租税,织布机只好靠在墙壁歇息。突然乡间的小吏夜晚经过这里,只好杀鸡煮饭来招待他。大家都说当官的很凶恶,官府的文书也多是责骂农民的话。东边乡里缴纳租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