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董瑞庚
有一个故事说,古时候有两个村姑在一起聊家常。她俩互问对方:如果让你作了皇后,准备过什么样的日子?一个说,要是我作了皇后的话,那我先买两个罐子,一个罐子里盛白糖,另一个罐子里盛红糖,我呀,想吃白糖就吃白糖,想吃红糖就吃红糖,过糖一样甜的日子。另一个则说,我呀,和你想的可不一样,要使我当了皇后的话,那我一定要带个两个丫头去喂猪,喂好多好多猪,把猪喂的滚瓜溜圆,膘肥体壮,把日子过得好好的。
这当然是十足的笑话,因为那两个村姑只是按照自己的理想来推想皇后的生活。但这个故事同时也说明,人们总是按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去描述对自己来说比较陌生的事物,正是人们所熟悉的事物各不相同才是我们既是描述同一个事物也会有千万种表述方式。假若我们都用同一种事物去描写另一事物,那必将枯燥乏味,幼稚可笑,创造就会枯竭。这种将陌生的事物用熟悉的事物描写的过程就是熟悉化过程,熟悉化是语言运用的一种重要艺术。
熟悉化过程多遵从以下原则:
1.具体
所谓具体是指描写与被描写的事物都是具体可感的事物。朱自清先生的小诗《细雨》:“东风里/掠过我脸变/星呀星的细雨/是春天的绒毛呢”显示了作者捕捉语言形象的功力,诗人巧妙的以“绒毛”来描写春天的小雨,把春雨的纤细、轻忽、暖融等特点借助“绒毛”形容尽了。“细雨”和“绒毛”都是具体的物象,只是对我们来讲“绒毛”更熟悉罢了。
2.异类
所谓异类,就是指描写物与被描写物不属同一类事物,不能用同一类事物来互相描写,比如上述“细雨”和“绒毛”。张抗抗在《夏》文里有这样一段话:“于是夜晚的松花江,像一多嵌花的闪光的银链,静静的垂挂在这一片浩瀚的沙滩裸露的胸前。”用“银链”这个大家所熟悉的且与江水不同类的东西来描写夏夜的松花江可谓新奇别致,赋予松花江更多的情趣。
3.相似
所谓相似是指描写物与被描写物之间有相似共同之处。“他秀美的面容上依然毫无表情,在满天浓重的夕晖映照下,像一尊大理石雕像般冷峻、端庄。”(张扬《第二次握手》)“冷峻、端庄”是此时“他秀美的面容”和“大理石雕像”之间的相似处。“饮食店的职工们不知道女经理的这番挫折,只见她第二天早晨起来眼睛肿得和水蜜桃一样,看什么人都不顺眼,看见馒头、花卷、包子、面条都有气。”(古华《芙蓉镇》)因流泪而肿了的眼睛与水蜜桃之间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形状、颜色等。
4.距离。
这里的距离既指空间上的距离,也指心理上的或认识上的距离,有时也指时间上的距离,意思是指把那些空间(时间)距离较远的事物,心理距离较远的(陌生的)事物拉近,用近处的、熟悉的事物加以描写,从而产生审美效果。不可及的东西,其存在与否、美丽与否会因距离遥远而遭遗忘,唯有那距离适度的事物才永远引人联想,比如月亮,假如它不过如一颗稀松平常的星星,我们会对它产生那么多美丽动人的联想么?诗人李刚曾写过:“在远方/女人全是菌子变成的,他们酿酒/柳枝从他们额前垂下来/不是柳枝垂下来,是女人从柳树上垂下来/菌子变成的女人会酿酒,在远方。”(《在远方》)诗人把远方的女人用身边的菌子、柳枝儿来描写,使读者眼前出现勤劳、体态轻盈、婀娜的女子形象,这笔单单或直白描写所产生的效果要好得多。虽有一些荒诞,但那种无法言说的美正因为距离合宜而更让人回味。诗人桑恒昌的《中秋月》更是将这种距离运用到了一个高度:“自从母亲别我永去/我便不再看它一眼/深怕那一大滴泪水/落/下/来/湿了人间。”
5.新奇。
用来描写的事物当然越新奇越好。闺怨题材的中国古典诗歌往往写到眼泪,荧荧的泪光里的痴妇怨女多情而脆弱,多么楚楚可怜呀!但眼泪写得多了,难免老套;看得多了,也便麻木。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