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杨顺根

北宋苏拭是继柳永之后的著名词人,然而他的一生是坎坷不平的:青年时期参加进士考试,获第二名,雄心勃勃,要求变法;中年时期出任杭州、密州等地方官,主张温和改革,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担任有名无实的团练副使;中老年时期返京任翰林学士等职,因反对司马光全面废除新法,再次出任杭州、扬州等地方官;晚年时期被贬惠州、儋州等地,生活十分艰苦。苏拭这起伏曲折的人生经历,使他有更多机会接触社会,深入到各阶层,创作了许多文学著作,在当时享有盛名:“其为文章,才落笔,四海已皆传诵,下至闾巷田里,外及夷狄,莫不知名,其盛盖当时所未有”。①
苏拭是浪漫主义词人,已成定论。论者多循其革新解放精神和浪漫主义情调进行研究,而对苏拭的现实主义词风进行系统论述的则为少见。本文就苏拭的人生轨迹对其现实主义词风作一初步探讨
一、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
普列汉诺夫说:“一个艺术家如果看不到当代最主要的社会思潮,那么,他的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实质的内在价值就会大大的降低。”②民族斗争是宋代主要的社会问题,在词史上,苏拭较早把民族矛盾引入词中,扩大了词的题材,增强了词反映社会生活的能力。
熙宁八年(1075)七月,辽主胁迫宋王朝, “刘”地界‘辽”, “凡东西失地七百里”。③这年冬天,苏拭写了著名的《江城子·岳州出猎》,其下片:“酒酣胸胆尚开张,鬃微霜,又何妨:情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中借出猎习射,来抒发他渴望驰骋沙场;为国靖边立功,驱走入侵之敌的豪情。又如《阳关曲·赠张继愿》:
受降城下紫群郎,戎马台南旧战场。
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
这也是一首抒发爱国主义激情的壮歌。作者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