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的北平夏日,西四牌楼下的青石板蒸腾着柏油味,二十岁的祥子蹲在牌楼西南角,用草帽扇着汗湿的褂子。他并不知道,自己黄包车轮碾过的每一条胡同,都在老舍笔下化作了解读这座城市的密文。从车夫们用烟袋杆丈量的街道,到虎妞藏在炕席下的银元叮当声,这座千年古都的生存智慧,正以最卑微的方式在《骆驼祥子》的字里行间延续。当我们跟随祥子的脚步重走北平,那些被时光风化的人间烟火,突然在文学的地图上重新显影。
祥子每天清晨在西四牌楼等活儿时的站位,藏着老北京劳务市场的隐形密码。这个由历代石牌坊圈出的十字路口,恰是北平城人力车夫的"华尔街"——北侧是"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