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六载(747年)深冬,长安城南的杜曲小巷里,三十五岁的杜甫蜷缩在租来的破屋中。屋外积雪压断了竹枝,发出清脆的断裂声。他呵气暖手,数着陶罐里最后的铜钱——这些是前天替富户撰写墓志铭所得的润笔费。案头摊开着未完成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中那句"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正是他当下处境的真实写照。
突然,一阵马蹄声打破寂静。仆人送来汝阳王李琎的请柬:明日王府诗会,特邀杜子美出席。杜甫眼前一亮,这类场合虽要强颜欢笑,但宴后总能带回些剩酒残羹。更重要的是,若能得王爷青眼,或许能获推荐参加制科考试。他急忙翻出最体面的青袍,却发现袖口已磨出毛边。邻居住着的画师王倚见状,借给他一件绢布深衣:"杜兄先穿着,来日还我不迟。&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