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文学评论家汪宏华撰文全新解读《再别康桥》,他认为该诗之美不仅是在性灵、意象与音律,更有建筑的结构与理性,诗歌从外在和本质两个层面概括了大自然、人性和西方文明的特征。轻轻与悄悄的行为下是自由民主的哲学思想和谦恭礼让的绅士风度,具体意境有六层。尽管作者认为当时中西差距显著,但还是希望通过渐进、渗透的方式引入,所以在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情况下悄悄带走了一首启蒙小诗。如下是汪宏华的原文。
一、《再别康桥》是需要重新解构的轻轻悄悄的无字真经研究中国文学这么些年,我有一个奇异的发现,新诗《再别康桥》和古白话小说《西游记》都是写“西天”取经,而徐志摩小时候也接受过志恢和尚的摩头,并被预言“此人将来必成大器”,所以父亲给他取名志摩。二者的区别在于:取经人的身份不同,一个是自幼剃度的高僧,一个是接受了东西方全面熏陶的新士子;西天的地点不同,一个在天竺,一个在英国;经文的内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