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葛云超

引言
《辞海》云:老子,相传春秋时思想家,道家的创世人。一说即老聃,字伯阳,楚国苦县(现在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在周王朝担任守藏室史官。老子姓李名耳,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时代末期,老子年龄比孔子稍长,传说孔子曾问礼于老聃。据说他看到周室衰微,便隐退。西出函谷关,至秦,莫知所终。他路过函谷关时,关令尹喜强留他著书,他便写出了《道德经》(即《老子》一书)五千言而后离去。老子是中国古代具有原创意义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作为中华文明的智慧源头之一,对于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老子生平在史书中的记载甚少,明确一记录老子生平的最早文献是《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其它如《史记·孔子世家》和《庄子》的《天道》、《天地》、《天运》、《田子方》、《知北游》等篇中有零星记载,但都不详尽。关于老子其人其书,长期以来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这些问题又是研究老子哲学所不容回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老子生平,学界一般依据司马迁《史一记·老子韩非列传》中的一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号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司马迁在此肯定了老子姓李名耳,是周守藏室史(相当于今天的国家档案馆馆长)。
老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位辩证法大师。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智慧的巨人。哲学是认知的最高王国,孕育着人类智慧之爱,辐射着人类智慧之美,哲学家因此而被称为人类智慧之友。有的哲学家冷峻似冰,有的哲学家炽热如火;有的哲学家立足大地洞察世界,有的哲学家高悬太空俯视尘世;有的哲学家置身于社会运动参与斗争,有的哲学家深居书斋冥想沉思。他们各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对宇宙、世界、社会、人生追索求知并作出了各自的回答。而哲学的思考.是探求奥秘、寻根究底、了无穷尽的思考。哲学的这种思维特性,决定了哲学的思考必然伴随着批判性。哲学的面孔是沉静的,在沉静中却含有澎湃的激情,犹之于沉默的山岩地壳蕴蓄着炽烈的地火熔浆一样。哲学就是这样的人类智慧之爱,像“诺亚方舟”,希望拯救人类,驶离苦海,指向幸福彼岸;就是这样的人类智慧之美,要破“司芬克斯”食人之谜,洞照人生光明之路,指向美的乐土;就是这样的人类智慧之友,不是君凌人类之神。“神喻”禁锢人脑,哲学家释放人思。老子就是这样一位哲学家,他似乎高悬太空,实则立足人世;他貌似虚静,却满溢爱之情;他倡“无为”,结果是“无不为”;他言“守静”,实为“制动”;他甘“居后",反而“占先”;他主“不争”,实则“天下莫能与之争”。要之,无为消极其外,有为积极其内。智者精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