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钟小平
薛涛的《送友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仔细读来,两首诗有许多相似之处。
一、难能可贵的友情
《送友人》的作者薛涛是唐代著名的女诗人,由“离梦杳如关塞长”一句推知,被送的人是一位远赴塞北的青年男子。他们不是恋人,不是夫妻,也不是亲人。但年轻的女诗人竞在一个月寒霜重的夜晚,只身前往荒原大泽,为归期未b的男友人送行,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在那个时代这实在是大逆不道、不成体统。女诗人为着一份纯洁的友情,竟能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无视世俗的偏见.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胆量啊!
《夜雨寄北》一诗有人说是李商隐写给妻子的。其实,李商隐离开长安,远赴四川I梓州从军之前,妻子王氏已经病故,李商隐是为了谋生才不得已撇下幼女稚子,流落异乡。由此可见,这首诗只可能是写给友人的。
二、时空交错的跳跃
两首诗都既写了此时此地的实景,又设想了彼时彼地的虚景,巧妙的将现在与未来、此地与彼地、实景与虚景融合在一起,句与句之间层次感强,跳跃性大。
具体说来.《送友人》中.“谁言千里自今夕”一句,使诗歌从写“今夕”跳到写“今后”,从写“水围”跳到写“关塞”,从写“离别”跳到写“思念”。
《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一句,使诗歌从写今“夜”跳到写重逢之夜,从巴山跳回长安,从巴山独对夜雨跳到西窗共剪烛花。
时空交错的跳跃拓宽了诗歌的深度和广度,增大了诗歌的容量.同时也与文章的思想内容巧妙契合。因为真正的友谊本来就可以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达到永恒。
三、起承转合的结构
两首诗的四句话结构紧凑,分别充当了起、承、转、合的角色。
《送友人》中“水国蒹葭夜有霜”一句,描绘了晚晚送别的场面,而送别就是写诗的缘起。”月寒山色共苍苍”一句,承上句写送别时所见之景.“淮言千里自今夕”一句,转入对未来的设想.这一转通过一个反问句转得干净利落。“离梦杳如关塞长”一句是“合”.也就是全诗内容的总结、情感的升华。
《夜雨寄北》中“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交待了写诗的缘起,那就是收到友人询问归期的来信,因自己客居异地.归期未b。“巴山夜雨涨秋池”承接上句写自己见信后彻夜难眠,被单调的雨声撩拨起满腔羁旅的愁思。“何当共剪西窗烛”一句.转入对美好未来的设想,“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则是“合”,把过去和未来、痛苦与喜悦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过去的苦难如今也变成了美好甜蜜的回忆。
两首诗既有这许许多多的相似之处,又有各自不可替代的独特风格。
1. 一个重思念之绵长,一个重身世之哀痛。
2. 《送友人》中女诗人担忧的是友人,牵挂的是友人,梦中思念的还是友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日夜不停的思念怎不比关塞绵长?诗人心中被友人的形象填塞得满满的,完全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而《夜雨寄北》中,收到友人询问归期的来信,李商隐那颗冰凉的心在友情的炭火烘焙下悄然复苏。在飘泊异乡的凄凉境遇中,友谊对于寂寞的心灵的确是一种慰藉。但是,封冻的心不知疼痛,一旦遇暖复苏,那种锥心泣血的家国之恨、身世之痛怎堪承受?短暂的喜悦之后,内心的痛苦就像那绵延不绝的秋雨一样无法排遣,就像这茫茫长夜一黻
2.一个以形离写神聚,一个以聚乐OSZ写离苦。基箭地《送友人》中人与人虽分离,心与心却相聚。“准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一句,给人留下的是融融的暖意,让人不由联想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读来豁然开朗。
《夜雨寄北》一诗则不然。它不是以友人的思念为快乐,而是以重逢时的畅谈为快乐。而重逢这个前提渺远无期,所以快乐变成镜花水月,虚幻的快乐更增添了现实的痛苦。因此,“共剪西窗烛”其实是以乐景写哀思用温馨欢乐的幻境反衬冰冷痛苦的现实,倍增其哀。
当然二者不同点也很多,《送友人》在写作上重用典,如“蒹葭”、“白露”等。《夜雨寄北》在艺术形式上重回环往复,如“未有期”与“期”的回环;“巴山夜雨”在诗中的两次重复。
综上所述.《送友人》和《夜雨寄北》两诗既有异曲同工之妙,又有标新立异之姿,实在不愧为唐代诗歌宝库中的两颗明珠。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