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形象在元杂剧中,数量既多,质量又高,为辉煌灿烂的的元杂剧增添了尤为光彩的一笔。
清代梁廷枏《曲话》卷二说:“《渔樵记》剧刘二公之于朱买臣,《王粲登楼》剧蔡邕之于王粲,《举案齐眉》剧孟从叔之于梁鸿,《冻苏秦》剧张仪之于苏秦,皆先故待以不情,而暗中假手他人以资助之,使其锐意进取;及至贵显,不肯相认,然后旁观者为之说明就里,不特剧中宾白同一版印,即曲文命意遣词,亦几如合掌。”
梁廷枏为清代文学家、通史家,善诗文,通音律。其《曲话》一书确有许多对古代戏曲内容及艺术形式方面的精到的见解。而其以上所言,若粗略一看,似乎确有道理;如果仔细思考,则会发现其观点中有值得推敲之处,“宾白”“曲文命意遣词”这些在他看来相同的地方,其实都是剧作的表面现象,而不同的作者写到不同时代的人物,用了几乎相同的曲文,这却是一个值得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