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论因果报应思想与中国古代小说的道德教化主题

作者:白艳玲

因果报应,亦称果报,语自佛家经典。所谓“因”是种因,为能生;“果”是结果,为所生。由此因得此果,即为因果义。佛家认为,世界一切事物都处在因果联系之中,依因果法则而生灭变化。所谓“因缘合和而生”,“因缘离散而灭”。[1]因果报应说是佛教用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并支持其宗教体系的基本理论。
佛教的因果报应说传入中国后,迅速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固有观念与中国本土的报应观念,发展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因果报应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长期而广泛的影响着中国人的整个精神世界。在古代社会得到上至圣人先哲,下至贩夫走卒的广泛承认。渗透到人们的思想行为、民俗信仰乃至文化的各个层面,这其中自然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