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胡继明
论文关键词:《广雅》;训诂学;释义方法;研究
论文摘 要:《广雅》的释义方法主要有声训和义训。其声训是对汉代声训的继承和延续;其义训对后世辞书编撰和注释家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广雅》,三国魏张揖撰。他学通古今,通晓经史百家,文字训诂之学尤为擅长。除《广雅》外,还著有《埤仓》、《古今字诂》、《三苍训诂》等。《广雅》是仿《尔雅》而成的一部综合性百科词典,在中国“雅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训诂学价值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其释义方法予以探讨。
所谓释义方法,是指探求词语意义的方法。由于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因此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形训、声训、义训三种基本方法,《广雅》释义主要采用了声训和义训两种方法。
一、声 训
声训,也叫“音训”,就是因声求义,即通过语音探求语义,主要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词义。这是前代训诂学家常用的一种训诂方法。《广雅》由于是先秦汉魏名物训诂的纂辑,张揖在整理前贤训诂成果基础上,保留和运用了声训这种释义方法来解释词义。《广雅》的声训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同音相训
所谓同音相训,是指释词与被释词的上古音具有双声叠韵关系。例如:
(1)《释诂》卷一上:“憋,敬也。”“敬”与“憋”上古音同为见母双声,耕部叠韵字,二者古音相同。
(2)《释诂》卷四下:“申,伸也。”“申”与“伸”上古音同为书母双声,真部叠韵字,二者古音相同。
(3)《释言》卷五下:“贡,功也。”“贡”与“功”上古同为见母双声,东部叠韵字,二者古音相同,
(4)《释亲》卷六下:“妹,未也,”“妹”与“未”上古音同为明母双声,物部叠韵字,二者古音相同。
(5)《释亲》卷六下:“背谓之骶。背,北也,”“背”与“北”上古音同为帮母双声,职部叠韵字,二者古音相同。
(二)音近相训
所谓音近相训,是指释词与被释词上古读音相近。又可细分为三类。
1.用双声韵转字进行训释,即释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用户评论

0人参与0条评价
没有更多数据...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