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为晚唐著名文学家。后人将其诗文著述编为《樊川文集》二十卷。其前四卷为诗集,已有清人冯集梧《樊川诗集注》行世;其诗文,1949 年后有选注本问世。前数年,重庆三峡学院何锡光先生承担了全国高校古委会直接资助项目——“《樊川文集》校注”。经数年之功,何锡光先生整理校注的《樊川文集校注》一书终于由巴蜀书社刊行问世。本书的出版填补了全面整理《樊川文集》的学术空白,可喜可贺。读罢这部墨香盈卷、煌煌90 万言的大著,深感本书识广文雅,胜谊贯珠,充分体现了校注者在古籍整理及文史研究上的深厚功底和认真的态度。谨草斯文,略表若干体会如下。何锡光先生上世纪80 年代曾就学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师从程千帆、卞孝萱、周勋初等国学名师,深得几位名师文史互证研究方法之真传。何先生在本书的整理工作中成功运用了这种秉自清代朴学大家及王国维、陈寅代写论文恪等国学大师的研究方法,同时参用其它通用又有效的学术研究方法,取得了可观的成果。约略说来,本书值得称道的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诗文编年。冯集梧《樊川诗集注》及今人缪钺《杜牧年谱》已对《樊川文集》中的一些诗文进行了编年。整理者进一步对冯集梧、缪钺所未及的杜牧诗作近60 首作了编年,将诗歌部分辑为《杜牧诗歌系年拾遗》,发于《文献》2001 年3 期。这些编年,文史互证,考辨充分,用心细密又谨慎。例如对卷四《寄崔钧》的编年:唐代两崔钧。一为崔有邻子,即冯注引《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之“崔氏南祖房钧”。一为《旧唐书·崔元略传》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