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代距今久远,很多文学作品未能流传下来。通过对先秦文学活动的考察,可以使一些个别的现象连成一片,恢复当时文学创作、流传、编集、扩散的立体结构,使我们看到只从作品本身看不到的问题,从而对先秦时代的文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与正确的把握。先秦时代的文学活动或同民俗相联系,或同教化及礼制相联系,但在陶冶情操与愉悦心情方面都起到了文学应起的作用。这主要有民间节日的歌会,采诗、陈诗、献诗,各种仪式上的歌诗、诵诗活动,外交场合和贵族聚会中的赋诗言志,瞽史的讽刺嘉言善语、赋作以及讲说历史等。留到今天的文学作品,基本上都与此有关。
全面了解先秦时代文学发展的状况,除看其创作的成就之外,还应看到当时的一些文学活动。从某个角度上说,文学活动更有利于我们了解先秦文学发展的实际。先秦时代的文学活动,有的同民俗联系在一起,有的同教化及政治联系在一起。在陶冶情操与愉悦心情方面,它们都起到了文学应起的作用。这些活动既是人们创作才能得到发挥的机会,也是激励感情、交流经验、促进文学发展的动力。这类活动主要有民间歌会、采诗、陈诗、歌诗、诵诗、赋诗言志、瞽史讲述和外交场合的陈述辞令。
一、民间节日的歌会
孙作云《诗经恋歌发微》指出,上古之时由于农业“春耕、夏耘、秋获、冬藏”的季节性,“有许多风俗习惯,也可以说是典礼仪式,多在旧历二月或三月举行。”[1]《周礼·地官·媒氏》云:“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诗·郑风》的《溱洧》、《褰裳》、《狡童》、《山有扶苏》,《鄘风》的《桑中》,《卫风》的《淇奥》、《有狐》,《周南》的《汝坟》,都是男女相谑、对歌之作。如《郑风·箨兮》:
萚兮萚兮,风其吹女。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萚兮萚兮,风其漂女。叔兮伯兮,倡,予要女!
“倡”同“唱”,“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