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明清章回小说中,尤其是《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红楼梦》这几部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章回小说巨著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那就是以悲剧作为其最终结局。无论是《三国演义》中“白帝城先主托孤”、“孔明秋风五丈原”(注:本文所引《三国演义》原文,均出自《三国志通俗演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还是《水浒传》中“宋公明神聚蓼儿洼”(注:本文所引《水浒传》原文,均出自《水浒全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无论是《儒林外史》中“泰伯祠遗贤感旧”(注:本文所引《儒林外史》原文,均出自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还是《红楼梦》中“中乡魁宝玉却尘缘”(注:本文所引《红楼梦》原文,均出自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主要人物都没有摆脱痛苦的命运或死亡的结局,都笼罩在浓重的悲剧气氛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而对这种现象的探讨,对于章回小说文化内蕴的揭示,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谈到悲剧,鲁迅先生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所说的“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注:《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92-193页。),这一悲剧论断是人们所熟知的。在这里,鲁迅先生把悲剧的本质归结为人生价值的毁灭。而价值作为一种需要的满足,是构成价值人格的基础。人们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确立自身生存状态,设计价值人格的,不同的价值观念导致不同的价值人格,如果着眼于人的社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