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浩
李邕曾先后贬富州司户与钦州遵化县尉,“邕早擅才名,尤长碑颂。虽贬职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观,多赍持金帛往求其文。前后所制,凡数百首。受纳馈遗,亦至巨万。时议以为自古鬻文获财,未有如邕者”97。流贬途中,竟然靠卖文成大款,亦是文坛一佳话。
李绅贬端州司马,“以诗自娱,每纪所历,皆为长句,名追昔游,自检益严,端人见之,皆有立操”,临行时,“端人攀留不得,留其衣带祠之”98。元和中,元稹贬任通州司马,白居易贬任江州司马,两人往还赠答的作品,“江南人士,传道讽诵,流闻阙下,里巷相传,为之纸贵。观其流寓放逐之意,摩不凄惋”99。
柳宗元贬任柳州刺史,“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人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已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数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100。又据赵磷《因话录)卷三:“元和中,柳柳州书,后生多师效,就中尤长于章草,为时所宝。湖湘以南,童稚悉学其书,颇有能者。”他在柳州还建学宫,崇圣教,“不鄙夷其民,动以礼法,三年,民各自矜奋”101。故柳州一时“弦诵为岭南诸州最”,“柳州名重他郡,以子厚故也”102。则柳宗元不仅以诗文书艺教授后学,影响地方,且能移风易俗,化成湖湘。
韩愈贬阳山,当地士子区册人其室,“闻诗书仁义之说欣然喜,若有志于其间也”,另有窦秀才“乘不测之舟,人无人之地,以相从问文章为事”103。“阳山民至今多以先生名洎字嘱其子孙”104。咸通年间,张锡以户部侍郎贬封州司马,“封民语不可解,锡时以文义教之,渐知诗书,士于日来请益,与论文章,无倦时”105。
在中原兵燹不绝的情况下,西蜀及南唐分别出现两个词的创作中心,这是对原长安与洛阳两个中心的赓续,从此文学创作之重心全部让位于南方。但稽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