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李龙
词坛上关于词派的分法,历来有豪放、婉约之别。中学语文教学一涉及宋词,皆言苏轼、辛弃疾属于豪放一派;李清照、秦观则代表婉约风格。明张《诗馀图谱》:“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词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盖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之作,多是婉约;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大抵词体以婉约为正。”今已不说“词体”,而以“词派”代之。清人王士慎继承和发展了张的词说,《花草蒙拾》称:“婉约以幼安为首,豪放惟稼轩称首。”以辛弃疾为首的辛派词人受到苏轼词风的影响,继承和发展了苏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宏壮气象和豪放风格。故后世又将二人并称“苏辛”,共尊为豪放词派的代表。然从其二人的词的作品来看,苏词在豪放之际更多的是溢透出一股旷达之气,而辛词多的是一份豪放。“相对而言,称辛弃疾极其受影响的一派词人为‘豪放派’更合适”。[1]王国维《人间词话》亦称:“东坡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
苏轼年幼受过良好的家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