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纪玲妹
【内容提要】
毗陵诗派是指清代初期至中叶,由“毗陵四家”、“毗陵六逸”、“毗陵七子”等常州诗人群体组成的、地域性较强的诗歌流派。该诗派主张在“入理”中求创新,在品格中3L,li情,在性情中见学识。这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其他诗派的流弊。
【关键词】毗陵诗派;《瓯北诗话》;《北江诗话》
毗陵诗派是由清初的“毗陵四家”、“毗陵六逸”及清中叶的“毗陵七子”等常州诗人群体组成的、地域性较强的诗歌流派。毗陵是江苏常州的古称。“毗陵四家”,即董以宁、邹祗谟、陈玉瑾、龚百药;“毗陵六逸”,即杨宗发、恽格、胡香昊、陈鍊、唐靖元、董大伦;“毗陵七子”是洪亮吉、黄景仁、孙星衍、赵怀玉、杨伦、吕星垣、徐书受;该诗派的主要诗人还有:邵长蘅、赵翼、钱维乔等。
毗陵诗派的诗论家主要是赵翼和洪亮吉,其《瓯北诗话》及《北江诗话》两部诗论著作,奠定了该诗派的诗学理论基础。其他诗人的创作理论及实践也都有共同的趋向。毗陵诗派论诗,是在力主创新的基础上,重性情、品格和学识,正如洪亮吉所言,诗文“求之于性情、学识、品格之间”。该诗派的诗论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入理”中求创新
主张创新,反对模拟古人,是毗陵诗派很重要的诗论特征之一。这一主张,主要是针对当时诗坛中出现的复古模拟倾向提出的。
早在清初,毗陵诗人就高举独创旗帜,反对、抨击以宗唐、宗宋为事,模拟古人的明七子。如,董以宁《周栎园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