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版本问题,学界争论最多,下愚草莽,既非红学家,也绝不想坠此泥潭。然而,就书论书,对诸如《红楼梦》写完没有,通行本是否原著,却可以作一点臆测。
版本问题,《红楼梦》第一章已经给出简明答案。且看这一段叙述:“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改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又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即此便是《石头记》的缘起。”
第一回有楔子或序的作用。从这一段话,作如下推测似乎更合情理:
(一)、《红楼梦》早有抄本传世,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等,这些抄本大约是前八十回本或其他回目本,流传广远。据称乾隆中叶以后,脂评八十回抄本日多,如甲戌(1754,乾隆19年)、己卯(1759,乾隆24年)、庚辰(1760,乾隆25年)等,共十一种之多。其中以庚辰本保存较为完整,只六十四、六十七两回有残缺,其他各种抄本此二回亦有残缺。这是现在能见到或前人提到过的,其他湮灭的当还有不少。
(二)、最后一次整理,即曹雪芹于悼红轩中,将底稿及能收集到的传抄本作为基础进行再创作,所谓披阅十载,言费时之多,亦有十年磨一剑之意;不必确为十年,或多或少,相去不会太远;增删五次则是实数,亦言增删之细之繁,参考资料及参酌意见之多之广,这些资料必包括脂批及其他回馈意见。
为什么要进行整理,再创作?从(一)的叙述得出答案再简单不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