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徐楠
徐楠(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读《纳兰词》,总忘不了里面那首《寻芳草·萧寺纪梦》。词曰:

客夜怎生过?梦相伴绮窗吟和。薄嗔佯笑道:“若不是恁凄凉,肯来么?”来去苦匆匆,准拟待晓钟敲破。乍偎人一闪灯花堕,却对着琉璃火。

作者客行他乡,寓居古寺,夜间梦见了和妻子的恩爱缠绵。在这个浪漫的梦里,夫妇二人窗前联句,琴瑟相和;妻子一句“薄嗔”,尤其非比寻常。那说的是:要不是嫌外面凄凉,你怎肯回家伴我?它表面上似乎是埋怨丈夫,可这“恩怨相尔汝”的儿女情话,内里爱意却至真至深。然而依偎温存之际,灯花坠落,美梦消散;强睁倦眼,惟有佛门青灯寂寂相对;向时乐事,无非虚空。当然,以真幻对照、哀乐相映之法作纪梦词,多半是沿着东坡名作《江城子》的路数在走,算不上新鲜。可这一篇小令,情感表达毕竟是细腻的、独到的,不单写活了行役中人对妻子的思念,还透出浮生若梦的凄凉感。读者玩味之,恐怕是不难产生共鸣的。

那么,写出如此深婉、缠绵之作的纳兰性德,会是怎样一个人呢?

在词人的圈子里,上面这样的作品,似乎非漂泊在外的多情种不能道出。单有真情,却无真实的人生遭际,则情多半找不到激活的际遇,就会流于“无故寻愁觅恨”。而单有浪迹天涯的经历,却无敏感的情种灵心,则吮毫落笔,怕往往要犯空洞、粗豪的毛病。纳兰性德,偏就是一位长年奔波于行役途中的性情中人。

熟悉“红学”的人多半知道,曾有不少老夫子,竟把他当作贾宝玉的原型。如此论断固不无捕风捉影之嫌,然而细究之,也多少是事出有因的。性德乃是康熙朝大权臣明珠之子。他的家庭就像《红楼梦》中的贾府一般,有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而明珠恰又是雅好艺文之辈。按《啸亭杂录》的记载,其人“居处无不锦卷牙签,充满庭宇”。这样,成长于斯的少年性德,自幼便在妙品名迹中神驰卧游,同时又衣食丰足、无俗务劳心。他曾对友人梁佩兰说:“仆少知操觚,即爱花间至语,以其言情而入微。”一句话,既道出了他的审美趣尚,也多少暗示了他的性格。而也就是这么一个从贵族家庭中走出的细腻公子,甫一入仕就当上了康熙皇帝的侍卫,而且是由三等直升到一等。这种经历,当然带给了他荣耀。可它终归也带给了这位年轻公子远离亲人、居无定所的生活。看看性德的履历,就能知道,从当上侍卫到英年早夭,短短八年左右,他几乎时时都在奔忙。康熙巡视京畿、驾幸汤泉、慰问边塞、祭祀白山、西游五台、南下江浙,每次都有他出警入跸、随驾扈从。尤其是康熙二十一年,他还跟随朗谈远赴黑龙江上游,为的是侦察俄军动向。可以说,作为皇帝的高级跟班,性德一入此道,就再没有了少年时代的潇洒自在、无拘无束,更鲜能得闲与妻儿长相厮守。既然如此,前举感人至深之作出自他手,又何足为怪呢?

性德并非没有政治抱负,可三十一岁就撒手人寰,让他没有机会以事功知名。能让他时时为后人所纪念的,惟有那词人的身份而已。《寻芳草·萧寺纪梦》只是遗珍之一。倘若翻开一部《纳兰词》,读者自不难读到足可与之媲美的佳作。他出色的作品,不少与爱情生活有关。除了行役相思成为创作诱因,爱妻卢氏的早逝,尤其刺激他写出二十多首优秀的悼亡词来;这数量在此前词史上无人能及,质量也足以上比苏轼、贺铸。当然,他词作里吟咏边塞生活、感叹生命辛酸者,同样每有佳构。而他作词的典型特征就是兼得凄婉细腻与真率自然,颇有李后主、晏小山遗风。王国维以“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许之,或未必中肯,不过若说他至少为明清两代间一流词家,应当是不算过分的。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