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骆宾王下落成谜——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作者:欧洋
关于“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其生命两端均系有传奇。年幼时被誉为“神童”的骆宾王资质颖悟,聪慧过人,7岁时所作的《咏鹅》诗流传日久,时至今日几乎家喻户晓,而其晚年参与徐敬业扬州起事兵败后的下落亦成谜团,相传前唐诗人宋之问年轻时遭贬路过杭州,在游览著名的灵隐寺时,吟出“岭边树色含风冷”,但难以续出下句,结果,佛殿前一老僧信口对出:“石上泉声带雨秋”,钦佩之余,宋之问又继续请教,结果,老僧吟出了著名的“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的诗句,这一对仗工整的大气之作遂成为宋之问名诗《灵隐寺》中最有气势、最令人赞叹击节的两句,而这位老僧,相传就是隐居的骆宾王。

当然,关于骆宾王的下落,隐居说只是众多说法中的一种,但因为富于传奇色彩,且骆宾王为人颇受好评,因此也成为关于其下落流传最广的推断。

在“初唐四杰”中,骆宾王的诗作最多,尤其七言歌行蜚声天下,名作《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一经刊出即被视为绝唱。唐中宗复位后,下诏寻求骆宾王的诗文,得数百篇。后人收集的骆宾王诗文集也非常之多,其中以清陈熙晋之《骆临海集笔注》最为完备。

骆宾王生于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在赢得江南神童的美誉后,随做官的父亲北上山东。未及弱冠之年,就任青州博昌县令的父亲便死于任上。骆宾王此后曾一度出仕,但经过几番宦海沉浮后,心灰意冷的他回归山林一心诗文写作,创作了无数佳作,奠定了自己的“四杰”地位。不过,迫于生活拮据,骆宾王不得不在49岁时重新“出山”,虽然凭借自己的声名顺利步入仕途,但本非做官材料的诗人因刚直不阿而屡遭排挤,甚至一度被诬下狱。不过,在此期间,曾因遭贬而戍边的骆宾王倒因此抒写了多篇边塞诗,从而为后人又留下不少传世之作。

公元683年高宗驾崩,皇太子李显遵遗诏即位,尊武则天为皇太后。意图天下的武则天改立小儿子李旦为皇帝,以便亲为政事。为巩固地位,武则天借重宗族力量大肆排斥异己,令局势混乱不堪。骆宾王随柳州司马徐敬业起事,最后兵败。在起事之初,骆宾王写就了著名的讨伐武则天的檄文,义正词严,大气凛然,据说令武则天看后也不禁对骆宾王的才华赞叹不已。

兵败后骆宾王的去向众说纷纭。比如《资治通鉴》说他与李同时被杀,《新唐书·李绩传》亦记载,兵变失败后,骆宾王等准备逃往高丽,抵海陵(治今江苏泰州),遇风浪受阻于遗山江中,被部将所杀,传首东都。而《朝野佥载》认为其是投江而死:“骆宾王《帝京篇》曰:‘倏忽抟风生羽翼,须臾失浪委泥沙。’后与徐敬业兴兵扬州,大败,投江水而死,此其谶也。”

与骆宾王因战而死的说法相反,不少人认为这位著名诗人并未丧生。《新唐书》本传说他“亡命不知所之”。明人朱国祯《涌幢小品》提供了更详细的叙述,指明正德年间在南通城东发现骆宾王的墓,墓主衣冠如新。此墓后来迁往狼山,遗迹至今犹存。而清陈熙晋在《骆临海集笺注·附录》中通过自称李绩三十七世孙的李于诗之口,提出骆宾王与徐敬业之子兵败后同匿邗之白水荡,以后骆宾王客死崇川。骆宾王墓就是徐敬业之子修的。孟綮《本事诗》为大家提供了最浪漫的说法:“当敬业之败,与宾王俱逃,捕之不获。将帅虑失大魁,得不测罪。时死者数万人,因求戮类二人者,函首以献。后虽知不死,不敢捕送。故敬业得为衡山僧,年九十余乃卒。宾王亦落发,遍游名山。至灵隐,以周岁卒。”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