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王美春
桃花,娇艳迷人,历来为诗人们所吟咏。

古诗咏桃花,有不少是正面赞美桃花妍丽多姿、妩媚动人的。如唐代诗人吴融的《桃花》:

满树如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此诗以娇女比喻桃花,赞美桃花的艳丽娇美,借助于“万枝丹彩灼春融”这一夸饰之语,使桃花盛开之美景活现于读者的眼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一诗中,将桃花视为春色的化身,为能在四月的深山之中看到“桃花始盛开”而喜出望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北宋哲学家邵雍的《二色桃》也是一首赞美桃花的佳作:

施朱施粉色惧好,倾国倾城艳不同。

疑是蕊宫双姊妹,一时携手嫁东风。

二色桃,桃的品种之一,其花红白两色,并蒂而开。此诗采用拟人手法,着眼于人们的视觉形象,惟妙惟肖地再现了二色桃的美艳之貌,流露出作者对桃花的喜爱之情。
有些古诗咏桃花,并非为咏桃花而咏之,而是以桃花喻美女、明事理。

古诗词常用“面若桃花”、“艳如桃李”等比喻美女。而寻根溯源,最早以桃花比喻美女的当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正如清代学者姚际恒在评论此诗时所说:“桃花色最艳,故以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①。

汉代大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云:“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諭大也。②此后,人们常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一谚语“以小諭大”,比喻“实至而名归”之理。诗人们也往往以此谚语吟咏桃花。宋代女诗人朱淑真《桃花》一诗便用此谚语既绘桃花之形,又传桃花之神:“每对春风竞吐芳,胭脂颜色更浓妆。含差自是不言者,从此成蹊入醉乡。”

也有些咏桃花诗,吟咏桃花,不过是借题发挥,抒写诗人的思想情感,而诗中桃花则成为反面角色,贬斥的对象。唐代大诗人杜甫便在诗中直言“轻薄桃花逐水流”《绝句漫兴九首》之五),桃花成为“轻浮”的代名词。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也颇具代表性: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此诗系经历了10年贬谪生活的诗人,从朗州应召回到长安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人们去玄都观里看桃花的盛况,并以千树桃花比喻当朝显赫一时的新贵,以看花者比喻趋炎附势、阿谀逢迎之辈,以千树桃花“尽是刘郎去后栽”比喻满朝新贵尽是诗人被贬后的产物。字里行间渗透了诗人对权贵的辛辣讽刺。诗人因这首诗得罪了权贵,又被贬为连州刺史。时隔14年,他又回到了长安,重游玄都观,写下了《再游玄都观并引》。其“引”,100多字,详细叙述了此诗的写作背景。此诗,虽仅二十八字:“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却有力地鞭挞了新旧权贵,且表示了诗人不与权贵妥协的坚强决心。这里,诗人咏桃花,仅是借题发挥,抒写他对桃花其实是对政敌的愤恨。

宋代诗人朱淑真的《窗西桃花盛开》沿袭刘禹锡游玄都观诗意,而又写得别有一番韵致:

尽是刘郎手自栽,刘郎去后几番开。

东君有意能相顾,蛱蝶无情更不来。

诗的前两句,显然是用刘禹锡的诗;后两句,以“东君”与“蛱蝶”并提,以“有意”与“无情”对举,以“能相顾”与“更不来”相比,余味曲包,耐人咀嚼。《名媛诗归》评此诗:“说蛱蝶不顾桃花,正妙在无情”,可谓一语中的。

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之后,有不少咏桃花诗在吟咏桃花时往往联系到陶渊明笔下那有长长的溪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片、芬芳的嫩草,无压迫和剥削,人人自得其乐的“世外桃源”,使诗作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请看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的《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此诗描绘了春日桃花溪畔,野烟隐约可见,桃花争奇斗艳的自然景象,并借助于“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这一问句将景物描写与《桃花源记》的故事融为一体,令人回味无穷。南宋诗人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也是这方面的力作: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此诗由庆全庵桃花引出《桃花源记》中所叙述的“世外桃源”的故事。在桃花源里,桃花一红,又迎来了一个新春,人们与世无争,怡然自乐。他们不让落花随水流出去,系害怕有“渔郎”循此而发现其隐身之处。这里,诗人以古喻今,抒写其绝世之志,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较之张旭的《桃花溪》,此诗更具浪漫主义色彩,也更为后人所称道。

总而言之,古诗咏桃花,或正面赞美,直抒诗人胸臆;或反面贬斥,借题发挥,曲写作者心境;或实笔描绘,或虚笔出之,颇具特色,值得“古为今用”。

注:

①《诗经通论》卷一,中华书局1958年顾颉刚标点本。

②《史记》卷一百九《李将军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史记》标点本,第九册,第2878页。

(原载哈尔滨师范大学《语文天地》)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