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学史上,唐朝寒山子是一个“云深不知处”般的人物,今天的人们甚至难以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和确切身份,在正史中没有关于寒山的记载,他也一直没有被正统文人所接受,直到清代所编的《全唐诗》和《四库全书》。但是这样的一个文学史上的“无名者”,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以及更早的日本却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甚至被认为是“垮掉的一代”(the Beat Gerneration)和“嬉皮士”(Hippies)运动的精神导师,成为欧美反主流文化运动的精神来源。
寒山的真实姓名无考,他约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出生于京都长安之郊咸阳的一个中下级的地主家庭。家境还算富裕,寒山青少年时代过着优游的生活,他聪颖好诗文,骑射书数无所不窥,受过良好的、系统的儒家传统教育。自然,这一切都是为了他日后的仕途做准备。
但寒山似乎注定与仕途无缘,虽然“书判全非弱”,但仕途却是十分坎坷,三次科考,终得登第,获得出身,可是,在唐代要进入仕途就必须再通过吏部的“关试”。这对于寒山来说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关卡,四次参加吏部铨选却都是因为长相的问题而被挡在了仕途的门口之外。仕途无望的寒山同时面临家庭的困境:兄长败家,父母相继谢世,还有妻儿的离去,这一切都对寒山构成了巨大打击。
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洛阳陷落,叛军直逼长安。寒山无奈之下随着逃离长安的队伍离开了咸阳。之后,寒山先后到过荆州和山东。为了自己仕途的理想,也曾经在山东某地做过一段时间的胥吏。但是,因为不堪忍受官场的黑暗,“仕鲁蒙帻帛,且爱裹疏巾。道有巢许操,耻为尧舜臣。猕猴罩帽子,学人避风尘”,寒山选择告别仕途,而走上归隐之路。
寒山对于归隐之地的选择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最终选择了以隐逸和佛道文化闻名于世的天台山,于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到达天台,此时寒山三十五岁。寒山生命中的三分之二时间是在天台度过的,位于天台西北部的寒石山(今浙江省天台县街头镇寒岩、明岩)是寒山的最后归宿,寒山即是因寒石山而得名的。当然,寒山到了天台之后,并不是马上去了寒石山的,而是先在道教仙山桐柏山旁一个叫做翠屏山的地方隐居,过着农居生活,在这里,寒山娶妻生子,享受着幸福美满的田园生活,“茅栋野人居,门前车马疏。林幽偏聚鸟,溪阔本藏鱼。山果携儿摘,皋田共妇锄。家中何所有,唯有一床书”。
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三十年,后因生活贫困,妻儿相继谢世,六十五岁的寒山开始归隐寒石山。同时,也开始了与国清寺中的丰干、拾得的交往,三人都是性情中人,意气相投,加之性格率真,心中喜怒哀乐都是直接地表现了出来,这对于旁人而言是难以接受的,故疯癫成为了世人对这种率真的最直接的描述,“世谓贫人疯狂之士”,“容貌枯悴,布襦零落,以桦皮为冠,曳大木履”,这个为世人所熟知的形象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但是,十年的修道并没有为寒山带来真正的解脱,寒山的精神依旧为死亡的恐惧所困扰着。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因为对修道的失望,寒山返回了故乡咸阳,在目睹了故乡的沧桑变化之后,寒山的精神在瞬间得到了解脱,长期困扰着寒山的生死问题终于得到解决。返回天台之后,在丰干禅师的建议之下,寒山开始接触佛经。寒山的晚年生活是非常长的,宪宗元和五年(810年),丰干、拾得相继去世,寒山回寒石山后未曾再离开,直到文宗大和四年(830年)九月十七日,在明岩逝世,死后葬明岩洞右洞侧象鼻峰顶。
事实上,关于寒山子的年代多有人怀疑。胡适在其《白话文学史》一书中指出:“关于寒山的材料大概都不可靠,比较可信的只有两件,都是宋以前的记载。”一件是据《续藏经》所载,五代时风穴延沼禅师(卒于973年)曾引寒山诗句,此诗说王梵志死后见阎王的故事,可见寒山诗出于梵志之后。第二件便是《太平广记》引《仙传拾遗》的记载。他说:“此文说寒山子隐居天台在大历时,可见他生于八世纪初期,他的时代约当700~780年,正是盛唐时期了。”(胡适:《白话文学史》)
余嘉锡在《四库提要辩证》里对寒山子也作过详细考证。他指出:“但如信伪序之说,以为闾丘胤真与寒、拾同时,则自贞观十六年起算,至贞元九年,已一百五十二年,再益以寒山子未入天台之前三十年,合计将近二百岁,必不可得之数也。盖闾丘胤及丰干禅师,虽实有其人,然闾丘生于隋唐之际,与先天间之封干本无交涉,至于贞元以后之寒,拾尤不相干。……唐末僧徒,乐于附会,以二人皆居天台,而闾丘为本朝名宦,假借此人,易于取信,遂依托姓名,伪为一序,杜撰事迹,以惑后人。”
余氏以贞元九年(793年)为寒山子卒年之上限。他说:“余考传灯录卷九云:‘灵祐年十五辞亲出家,二十三游江西,参百丈大禅师。’以其卒年推之,盖生于大历六年,下数至德宗贞元九年,年二十有三,其遇寒拾,参百丈,当皆在此年。”他又将此结论与《仙传拾遗》所载“寒山子大历中隐居天台翠屏山,……十余年忽不复见”联系起来说:“从大历下数十余年,正当贞元间,与吾所考灵祐以贞元九年遇寒拾者,适相吻合。”并说:“以此推之,当其遇灵祐时盖已百余岁。”(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
钱穆虽也认为寒山子于贞元九年遇灵祐,但将其卒年定为顺宗、宪宗间,即805~810年。他在《读书散记两篇·读寒山诗》中说:“代宗年号大历凡十四年(766~780),纵谓寒山以大历元年卜隐寒山,上推三十年,应为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若寒山于睿宗景云年间(710~711)在天台国清寺晤及丰干,则由此再上推三十年,寒山子之生,应在唐高宗之末叶。由此再下数至德宗贞元九年,灵祐遇寒山,其时寒山应已年过百岁。而赵州生代宗大历十一年(777年),若其晤寒山尚在灵祐后数年,则赵州方年三十左右,而寒山已近一百二十岁。……若寒山卒顺、宪间,……是灵府初居天台,应在会昌前,其辑寒山诗,当距寒山之卒,约略四十年左右,似大体无扞格。然则灵府谓寒山于大历中隐居天台者,其时寒山当已八九十,此亦证之寒山之诗而大体无扞格。然则寒山之离天台,其将垂及百龄之际乎?”(钱穆:《读书散记两篇·读寒山诗》)
看来钱氏对寒山子“垂及百龄”而离开天台,也有怀疑。最后他得出结论云:“要之,寒山诗格富禅理,其人亦为禅门所乐引重,其生世当在大历贞元间,不能上出贞观。即就禅学发展及其诗风格言,亦断可无疑耳。今传闾丘胤一序,显为唐末人伪撰。”(钱穆:《读书散记两篇·读寒山诗》)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