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登幽州台歌》慷慨深沉如云海,绝唱千古,传诵神州。它出自唐初诗坛杰出的革新者、诗人陈子昂之手。陈子昂的38首《感遇》诗,同样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感遇》诗,乃陈子昂感奋之作,虽各首风格相近,类似组诗,但从其思想内容看,绝非一时之作,也非为一事而作。这38首诗的内容主要抒写诗人平生遭际及因之触发的感想,“尽削浮靡,一振古雅,唐初自是杰出”①。这里,试论陈子昂《感遇》诗之产生因由、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及其成败得失。

陈子昂《感遇》诗,乃时代之产物。
陈子昂处于武则天当权在位的时代。武则天这个历史上有名的女皇,执政期间固然有选贤用才、巩固贞观时期之成就——统一与强盛国势等功绩,但也有使用酷吏、施行暴虐政治、搜括民脂民膏、沉湎纸醉金迷生活、不修边陲战备致使突厥屡次侵扰、庶民遭殃的过失。据卢藏用《陈氏别传》与宋祁《新唐书·陈子昂传》等史料记载,陈子昂生活在一个矛盾错综复杂的时代里,起初他的才能为武后所赏识,参与朝政,对此,他是怀着感激心情的;后来因政见与武后相悖,不愿明哲保身,多次上书直言劝谏而被疏远,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