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齐地语言简论(之二)——齐语的文化特点

作者:张英基
摘要:

齐地语言历史悠久。从齐地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层出土的大量文物看,齐地的文字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但文字的历史充其量也不过几千年,而在文字诞生以前,很早就已有了有声语言的存在。“夫声之来也,与天地同始。未有文字之前,先是有声,依声以造字, 而声即寓于文字之内。”齐地语言具有兼容性、扩散性与渗透性。

关键词:齐地 方言 语言文化 兼容 扩散 渗透

齐地语言历史悠久。从齐地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层出土的大量文物看, 齐地的文字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但文字的历史充其量也不过几千年, 而在文字诞生以前, 很早就已有了有声语言的存在。“夫声之来也, 与天地同始。未有文字之前, 先是有声, 依声以造字, 而声即寓于文字之内。”(1)由此可见, 齐地语言的历史比起齐地文字的历史更为悠久。

齐地语言分布地域十分广阔。南部与荆楚吴语相接, 北部与燕、晋语言相连, 东部与东齐海岱方言衔接, 西部、西南部与鲁、宋方言毗邻, 它既具有包纳四方的兼容性, 同时又具有对周边地区开放的扩散和渗透性。

扬雄在《方言》中, 将齐(包括东齐、海岱、中齐、青等) 与楚(包括荆) 两地语言并举的情况共20余处。正如前文所述, 先秦两汉时代的文献典籍对齐、楚方言在语音上明显的差异多有记载, 齐方言与楚方言各自的特点都很鲜明。在《方言》中也多处记录了齐、楚两地方言所共有的相通的语词。例如:“齐楚之会郊, 或曰怀”、“齐楚之间曰胁阋”、“齐宋之郊, 楚魏之际, 曰夥”、“齐楚之间, 或谓之华, 或谓之荂”、“齐楚晋曰逴”、“齐楚……之间曰谯”、“齐楚陈宋之间曰攍”、“齐楚曰瘱”、“齐楚曰鋡”、“齐楚……之间, 或谓之樎, 或谓之皁”、“齐楚江淮之间谓之柍, 或谓之桲”、“齐楚以往, 谓之熬”等等。这些词语在齐、楚相通的语言现象是与齐、楚两地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密切交往分不开的。
齐、楚方言间词语的相互借用、扩散、渗透是比较容易的。《孟子·梁惠王章句下》曰:“滕, 小国也, 间于齐、楚。事齐乎? 事楚乎?”这一“间于齐、楚”之语的区域, 即“海岱”地区。海岱区域方言虽与齐、楚语言不尽相同, 但齐、楚之间的扩散、渗透, 却可以通过这一区域得以实现。由于齐楚文化的互相影响, 从而在词语的使用上使齐楚语言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追溯历史, 齐楚文化又有一定的同源关系, 即齐、楚都接受了殷商文化的影响。例如吉金文字的派别, 齐、楚虽异, 但皆同源于殷商, 其用笔皆劲拔颀长, 结构体式多取纵势(2)。

齐方言中有不少词语被楚辞所采用。例如“朕”一词就频繁地出现于楚辞中。“朕皇考曰伯庸”、“回朕车以复路兮”、“哀朕时之不当”、“怀朕情而不发兮”(以上四例均见《离骚》) ;“敖朕辞而不听”(《九章·抽思》) ;“固朕形之不服兮”(《九章·思美人》) ;“朕幼清以廉洁兮”(《招魂》) 等。王逸《楚辞章句》注:“朕, 我也。”《尔雅》、《释言》、《说文》均释:“朕, 我也。”章太炎释曰:“《尔雅》:‘朕, 我也。’今北方音转如‘簪’,‘簪’, 今通作‘咱’”(3)。章氏这里所说的北方人自称之“咱”, 即先秦时“朕”之音转(声变)。《尚书》曰:“非台小子, 古者贵贱皆自称朕。”由此可知, 先秦时代,“朕”一词为通称,上下所同, 贵贱不嫌, 尊卑共之。地处齐地的日照、高密、莱西、诸城一带的方言中, 至今仍有自称曰“咱”, 与“朕”的发音很相近的情况, 把“咱”(zán) 发作“朕”(Zhèn) 音, 也很能说明问题。

再如:“众踥蹀而日进兮”(《九章·哀郢》) ;宋玉《九辩》:“众踥蹀而日进兮”, 都使用了“踥蹀”(qièdié) 一词。“踥蹀”同“躞蹀”、“蹀躞”, 均为叠韵词。王逸注:“踥, 一作躞”。其本义是小步行貌,引申义为卑下貌。该义项至今仍保留在齐地方言之中。今齐地间状人行为卑下之贱态时, 即曰:“蹀躞”(diéx iè) , 或重迭使用作“蹀蹀躞躞”, 或作“蹀里蹀斜”。明清以来, 那些反映齐鲁间风俗人情的小说也经常运用这一词语。例如, 清初齐地淄川人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就频繁地使用:“蹀躞内外, 进退维谷”(4);“床头蹀躞之役, 岂孝子所能为者”(5);“蹀躞凝盼, 目穿北斗”(6);“若个蹀躞语, 不宜贵人出得”(7);“敛手蹀躞而去”(8);“蹀躞山中”(9);“雏奴蹀躞”(10);“蹀躞之间, 意动神流”(11);“往来蹀躞”(12), 等等。

自秦汉以来, 属于齐地的日照、章丘、高密、诸城、寿光、安丘、栖霞等地, 曾先后出现了公羊高、田何、伏氏、郑玄、刘熙、何休、许瀚、王筠、郝懿行等一大批语言文字学者。这些地方古风浸盛, 学师辈出, 代代相染, 尚保存着一些先前为通语的齐语古音。例如, 屈原的《离骚》曰:“怀朕情而不发兮, 余焉能忍与此终古。”《九章·哀郢》曰:“去终古之所居兮”。《九歌·礼魂》曰:“长无绝兮终古。”等。其中“终古”一词, 洪兴祖《楚辞补注》释引郑玄《周礼·考工记注》云:“齐人之言终古, 犹言常也。”“常”即“恒”。《周礼》含有极古音读,《周礼》之字乃代表最古之音读。义为“永恒”的“终古”一词, 原本即为齐地古音。此又可作为楚辞受齐语影响的又一佐证。

据刘向《新序·节士篇》载:“屈原为楚东使于齐, 以结强党”;后来楚怀王“复用屈原, 屈原使齐”。由此可知, 屈原一生曾经两次出使齐国,“以结强党”, 振兴楚国, 联齐抗秦。当是时, 楚人而学齐语, 似成风气。如前文所述,《孟子·滕文公章句下》里, 关于“楚大夫于此, 欲其子之齐语”的记载, 即为明证。待到战国后期, 齐鲁东南部已划归楚国的版图了(13)。这一变化, 为齐、楚方言的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 创造了更加方便的条件。

追溯齐、楚先民的起源, 人们会发现, 今山东东南一带地区, 正是东夷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而齐楚文化与东夷文化的关系又是非常密切的(14)。可以看到, 屈、宋在楚辞中就有多处提到了深受楚人仰慕的虞舜, 而舜则“生于诸冯, 迁于负夏, 卒于鸣条, 东夷之人也。”(15)《帝王世纪》说:“帝舜有虞氏, 姚姓也。目重瞳, 故名重华。字都君, 有圣德。”“就重华而陈辞”(《离骚》) ;“舜闵在家, 父何以鳏”(《天问》) ;“舜服厥弟, 终然为害”(同上) ;“尧舜之抗行兮”(《哀郢》) ;“重华不可遌兮”(《怀沙》) ;宋玉《九辩》:“尧舜皆有所举任兮”, 等等。东夷地区的古老语言文化伴随着民族的迁徙、流动而被传播到了各地, 特别是与齐毗邻的南楚及其它周边国家, 这是非常自然的现象。

扬雄在《方言》中, 齐、鲁并举的提法有13 处之多, 诸如“齐鲁之间曰矜”、“齐鲁之间曰允”、“齐鲁曰朂兹”、“齐鲁之间, 或谓彳各曰怀”、“齐鲁之间谓之箦”、“齐鲁之郊谓之袡”、“齐鲁之间皆谓之弈”、“齐鲁之间谓之蚼蟓”, 等等。因此人们把齐、鲁视为同一个方言区。这除了由于地理位置上相毗邻,政治、经济、文化交往频繁的原因之外, 还有历史上的文化渊源。齐是建立在今博兴、临淄一带的薄姑故地之上, 吞并融合了许多东夷小国而发展起来的东方大国;鲁的故地乃是曲阜一带的奄国。而薄故和奄国又均为东夷人的国家, 都深受殷商文化的熏染, 在西周初年, 它们也都曾经追随武庚叛周。齐、鲁分别属于姜姓、姬姓的两个最大最重要的国家, 又都继承了商周文化的传统。齐、鲁方言的接近, 这与两地所共有的历史渊源和共同的文化传统是分不开的。

从齐、鲁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看, 齐强而鲁弱, 可以说齐语对鲁语的影响要大于鲁语对齐语的影响。这从文字上看, 鲁国出土的文物古器上的文字, 其书体形式, 最初与周王室古器上的文字相同, 行笔较短而敦厚;而到后来却变化为行笔颀长而纤劲, 这与齐器上的文字体式非常相似(16)。以至于到春秋中叶以后, 形成了以齐国为中心的“齐系文字”。从文字上, 齐对鲁的影响, 当然也反映了齐地语言文化对鲁及周边国家的影响。

由于齐属于沿海之地, 而鲁属于典型的内陆之国, 齐方言与鲁方言当然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史记·货殖列传》载:“泰山之阳则鲁, 其阴则齐。”由于泰山的阻隔, 天然地理条件造成了两地方言的不同特征。除此之外, 主要与两国所奉行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之不同有很大关系。姜尚封齐以后, 主要承袭了当地的民风习俗和其固有的地域文化传统, 又将东夷文化、姜炎文化、商文化、周文化加以融合吸取, 鼓励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其语言文化具有多元性、开放性、兼容性的特质。而鲁国则强行标举“周礼”、“周公遗风”, 并固执地坚守周文化, 又不愿学习, 不肯吸收周边各国的语言文化, 闭关锁国, 固步自封。其语言文化具有单一、封闭、保守的特征, 而抵制、排斥来自东齐、楚、陈、魏等方言的扩散影响。只是与邻近的齐、宋、卫等国的语言具有某些一致性。

齐方言与宋方言的关系也较为密切。《方言》将齐、宋间并举的情况有10 余处。齐、宋国土毗邻,早在公元前286 年(齐湣王十五年) , 齐发兵一举灭宋。宋被齐、楚、魏三国所灭, 国土被分割为三,“齐得济阴、东平”(17)。这就进一步促使齐、宋方言之间的渗透、融合、接近。从历史渊源看, 宋是位于鲁西南的子姓国, 为殷商遗民所建立的国家(18), 而齐的故地薄姑在历史上也深受殷商语言文化的影响。扬雄在《方言》中, 指出齐、宋方言单独并举的词语, 诸如“齐宋之间谓之哲”、“齐宋之间谓之喑, 或谓之惄”、“齐宋曰妯”、“齐宋之间曰巨、曰硕”、“齐宋之郊……曰夥”、“齐宋之间……凡物盛多谓之寇”等, 其中有些词语或许就是比较古老的语言。

齐方言与燕代、北燕语言并举,《方言》中共有9 处。在自然地理位置上, 齐与燕相毗邻, 两国之间有着发达方便的交通条件, 或海路、或陆路, 均很方便。“夫燕亦渤碣之间一都会也。南通齐、赵。”(19)在《方言》中, 齐、燕共同的方言词语, 诸如“燕齐之间谓之帪”、“燕齐之间谓之抠揄”、“燕齐摩铝谓之希”、“齐燕海岱之间谓之锅”之类。一般说来也都是由齐方言向幽燕、“北燕”、“燕之北鄙”、“燕之北郊”渗透、扩散的结果。可见齐方言对燕代语言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

东齐, 地处胶东半岛, 其地域大略相当于秦时的胶东郡。东齐海岱之间为古东夷之地, 其语言自成一系。在《方言》中, 由齐分出东齐, 共出现73 处之多, 其中“东齐”单举达29 处,“东齐”与“海岱”并举共23 处, 而“齐”与“海岱”并举却仅有3 处。由此可见, 齐方言与东齐方言之间的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但是齐与东齐在地域上紧密相连, 政治上又同属于齐, 这两地的语言也必然有着密切联系和互相交融、渗透, 互相影响的情况。齐方言与东齐语言所相通的共同语词, 在《方言》中往往用“青”(州) 来表示。地处齐与东齐之间的青州, 既可以包括齐, 也能包括东齐。《书·禹贡》载:“海岱惟青州”。因此“青”在《方言》中运用的频率也是比较高的, 共达11 处。例如“青、徐、海岱之间曰釥”、“青、齐、兖、冀之间谓之葼”、“齐、鲁、青、徐……或曰黍刃”、“东齐、青、徐之间曰睎”、“青、徐、楚之间曰孑”、“青、徐、淮、楚之间曰虔”、“东齐、青、徐之间, 相正谓之由迪”等。可见“青”在齐与东齐、齐与楚、齐与鲁之间的语言中所起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从上述情况看, 齐语与鲁语关系极为密切, 因此历代语言学者都主张将它们划为同一个方言区。早在二十世纪世纪20 年代, 林语堂将前汉时的方言分为14 个方言区, 其中就有“齐鲁语系”; 50 年代,罗常培、周祖谟则将“齐鲁、东齐、青徐”列为汉代七大方言区域之一。

此外, 由上文所叙,齐与楚的交往接触也最多, 表现为齐楚方言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齐与东齐、海岱之间, 齐与宋、燕之间的交往接触也都比较频繁, 具有不少共同的语词。所有这一切都充分地体现了齐地语言文化的兼容性与开放性。

注释:
(1)王筠《说文释例》卷三, 武汉古籍书店1983 年影印本。

(2)《胡小石论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年版。

(3)章炳麟《新方言》, 见《章氏丛书》。

(4)《聊斋志异·王成》;(5)《侠女》;(6)《黄九郎》;(7)《胡相公》;(8)《章阿端》;(9)《花姑子》;(10)《天宫》;(11)《长亭》;(12)《阿纤》。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版。

(13)顾炎武《山东考古录·考楚境及齐长城》。

(14)王维堤《屈赋和楚文化的渊源》, 见《楚辞研究》中国屈原学会编。

(15)《孟子·离娄下》。

(16)同(2)。
(17)《汉书·地理志》, 天津古籍书店1991 年版。

(18)《史记·宋微子世家》, 天津古籍书店1991 年版。

(19)《史记·货殖列传》, 同上。

2004.7.2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