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词人济济的宋代,李清照之词总是被世人取与苏轼及辛弃疾相提并论。有人称她为宋词婉约之宗,更有人说李清照是北宋第一大词人,尽管其名气言过其实,但在中国文学史上,李清照已经与伟大的骚人屈原,诗人陶潜,杜甫并论不朽了。她不仅在女性里面是第一大作家,她的文品与作品,已经与世界永存了。她的创作集《漱玉词》,不过二十余首,但首首都是精金粹玉之作。
李清照一生坎坷不平,飘泊无定。她曾经沉浮尘世之情海,得失尽是泪,又历经国家政权更迭。所以她的作品与其人生经历无不休息相关,在表现尘世之悲欢离合所突显的人的感情也有轻重。她出生于贵族家庭,其父母能文善词。她十八岁便脱离了她的处女时代,和赵明诚结为连理,这算是她一生生活中最美满的时代,由她的词“绛绡薄,水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帱枕簟凉”(《采桑子》)“绣幕芙蓉一笑间,斜偎宝鸭依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綄溪纱》)等等,这样的描写,总算能够深深地烘托出少女的情致和心绪,这样的生活,总算是人生最美满的了。
但是青春的年华,是这般容易消逝的,甜蜜的生涯,已成为过往的回忆了。当李清照四十六岁时,明诚为其母奔丧到金陵,独剩她一个渡过孤寂的生活。后来金人又陷青州,明诚病死他乡,家仇国恨染其一身。从此李清照便变成了以悲痛聊渡余生的老妇人了。其后期之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般深沉地为她自己喝一首悲伤的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