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欧阳健

不是论文,止是随感,想到就写一点。
“程前脂后”说,其实很像老子一气化三清,包含着另外两个命题,也就是“程真脂伪”和“程优脂劣”。欧阳健先生好像是首倡者,我先后买过他的《新辩》、《百年风云录》和《还原》三本书,一本比一本厚;报刊上响应其说的文章,陆续也看过一些;《学刊》和专著里反对他们的文章,也没有拉下。总的感觉,我是不同意他们的说法的,而且从他们的文章里,可以看出在文献阅读、理解、考虑问题的思路以及如何论证等方面,明显暴露出很多缺陷。另一方面,反对他们的文章,每每也不能抓住要害,有类似于他们的缺陷,也暴露了传统版本观点中的一些漏洞-虽然,传统版本观点本身,其实也是各占山头的。
说服别人的过程,其实也是说服自己的过程,甚至首先是说服自己的过程。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陆续发表了一些针对欧阳先生旧作的文字,提供一些我自己理解或者信从的意见。欧阳先生表现出一种学者的大度,将这些文字转载于其博客上,这点,我是很感佩服的。
言归正传,下面来谈谈这个争论了十几年的命题:“程前脂后”(“程真脂伪”和“程优脂劣”)。
要讨论这个命题,首先要对作为对比两端的“程”和“脂”作界定,否则只能是混战一场,反方只要一句程本也是脂本的一种,就能使正方的观点轰然倒塌。
“程”,相对简单些,可以界定为程甲本,是小说的第一个正式出版物形态。
“脂”,相对复杂些。欧阳先生最初的界定,是仅限于题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三个旧钞本即甲戌本、己卯本和庚辰本;后来范围扩大了,到《还原》的时代,扩大到把其他一些被传统版本学认为也是“脂本”范畴的列藏本、蒙府本、戚序本、杨藏本、舒序本等也算进来,《还原》一书里似乎有意无意漏了甲辰本?还是郑藏本?记不清了,需要查对原书,反正这时候”脂本“的概念,已经接近於传统版本学的认识范围了。当然,被传统版本学认为也算一种脂本的程底本,不算在内。
以实物而言,
“程”可以界定为指向:程甲本
“脂”可以界定为指向: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蒙府本、戚序本(戚沪本、戚宁本、有正本后集)、列藏本、杨藏本、舒序本、郑藏本、甲辰本这12种实物抄本,统称为脂抄本或脂本。
另有靖藏本(靖本),实物不存,保存下来的批语,倾向于&《60;&《60;&《60;判定为造伪的产物。
还有卞藏本,实物为一残本,经过我对其题记、钤印、回目页、正文用字等方面的考察,倾向于判定为造伪的产物。
在“程前脂后”、“程真脂伪”、“程优脂劣”这三个命题中,
优劣可以视为主观评审的成分多些,更多依赖于各人的语文水平、审美情操等,可以先搁在一旁;
真伪,和前后之争,其实是一面双刃:认为脂伪的,认定造伪是在程本出世之后,所以自然是程前脂后;维护脂真的,认为脂本或其母本是在程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