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李鸿渊?王兰兰

皇皇巨著《红楼梦》为我们塑造了众多绚丽多姿的人物。作为与《红楼梦》主要玉字辈人物有着密切关系的文字辈——贾敬、贾赦、贾政,虽然着墨不多,也是被作者刻画得相当成功的典型。在这些人物身上,凝结着曹雪芹对社会人生的真切感悟,对贵族世家上层人物命运的深刻反思。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所言,红楼人物的塑造,“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下面笔者从封建士大夫所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三个方面来进行一番比较分析。

作为封建上层贵族,他们三个都身份显赫,地位尊贵。可是,他们三兄弟的人生观却迥然有别,由此导致他们在“修身”方面的各自不一。
作为长房子孙的贾敬,虽进士出身,但无心功名,“一心想作神仙”,“别事一概不管”,让胡闹的儿子贾珍袭了官爵,将宁国府的事务也丢给了儿子去管,整日“只在都中城外和那些道士胡羼”,想逍遥自在修炼成真。贾敬这样不管世事,“眼睁睁把万事全抛”,看起来可真有点像是一位“隐士”。可他真的是看破了红尘,想当一位“隐士”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不是想当隐士,而是不敢也不愿面对家国世事,故寻求心灵的解脱,借“看破红尘”之名,将茫然无奈、恐惧失望的心态化为“避世”、“求仙”的行为。第63回中,这位道教的信徒“守庚申,服灵砂”,以致“腹中坚硬似铁,面皮嘴唇烧的紫绛皱裂”,悄悄地“升仙去了”。其结局说明,他实质上是一个谋虚逐妄的愚昧之徒。对照他曾作注解的道家劝善书《阴骘文》,可进一步看出贾敬的虚妄。什么“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什么“勿淫人之妻女,勿唆人之争讼。勿坏人之名节,勿破人之婚姻”!贾敬要做神仙,为什么不散些家财,以济困扶贫,为什么不去捐资修桥铺路,以积善行德?为什么倒要把官让给不肖之子,让他肆无忌惮,苛求灾农租金,乱伦荒淫,甚至强占良民之妻,凌逼致死?倒是“近报在自己,远报在子孙”说的一点没错,报在贾敬本人身上的就是他的横死,报在子孙身上的就是贾家的败亡。
至于荣国公的长孙贾赦,父亲死后,顺理成章地继承了世禄,被封为“一等将军”。他相信自己的权威是上天的赋予,成天饮酒荒淫、巧取豪夺,是一个典型的利用权势作威作福、为所欲为的纨绔子弟。用贾母的话来讲,“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放在屋里……官儿也不好生作去,成天和小老婆饮酒”。就连袭人、晴雯都看不过眼,“这个大老爷,真真太下作了!略平头正脸的,他就不能放手了”。他与亲朋的交往也是饮酒作乐,不涉及任何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