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江丽
乾隆辛亥(1791)萃文书屋本(程甲本)是《红楼梦》真本的问题,本来是并不存在的。一百多年来,社会上广泛流传的各种《红楼梦》版本,都是以程甲本为底本的。1911年,上海有正书局以“国初钞本原本红楼梦”的名目石印了一部80回的《石头记》,第一次公开提出了《红楼梦》“原本”为80回的观念,但并未产生大的影响。直到胡适等“新红学”家出来,宣扬《红楼梦》是一部自然主义的作品,是“曹雪芹的自叙传”,“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决不是一个人作的”,只有带脂砚斋评的八十回抄本才是《红楼梦》的真本,后四十回则是高鹗的补作,这一套主张,方获得了普遍的响应,几乎成了“定论”。有人甚至断言,“雪芹‘后之三十回’书,横遭毁灭,突出乾隆与和坤之诡计密谋。真书既残,假尾旋出——这就是程伟元高鹗等人炮制了伪续四十回的百二十回假‘全本’的由来。这假石头记一直流传,至今大家看到的《红楼梦》,即是此物了。”⑴
于是,有志者或以数十年的精力,惨淡经营,将“皆可视为真本”的十一种抄本《石头记》,“汇聚而总校之,爬梳考正,写为清本”,名之曰《石头记会真》。不过,此种“既求真文,定参真谛”、“发明胜义,烛照幽微”的“会真”之书,迄今尚未公开出版,世人无由窥其真醇之义,而以号称“保存了原稿的面貌”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为底本的新校注本,倒确实取代程甲本成为《红楼梦》的通行本,风靡神州达十周年了。“扫荡烟埃”,“斥伪返本”的伟业既已大功告成,只要在“经过一二百年的开采,已经挖掘得较深较多”的红学矿藏上按既定方针继续开掘下去,红学就一定会有广阔而美妙的前途了。
——事情果真是这样吗?不。某些红学家不是从多种版本并存的“全部事实”以及事实之间的联系出发,运用古籍版本学和古代小说版本的基本理论和一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