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宝荣
一、论题的缘起
前几年,有关报刊曾经就“压轴戏”是哪一场戏展开过讨论。程乃珊在《看京戏》一文中说:“因为梅兰芳是名角,故而他的戏总是压大轴,按例总是放在最后一个。”王一川先生认为:“排在大轴前面的,即倒数第二个节目,称作‘压轴’。压轴者,压在大轴上面之谓也。程乃珊知道梅兰芳‘按例总是放在最后一个’,但把他的戏称之为‘压大轴’,可见是说了外行话。”其实,这里涉及词语的古义(或语源义)与今义的问题。
“压轴戏”本为脱胎于徽班的京剧的术语,就该词的古义(语源义)来说,指“倒数第二个节目”,不应有争议。清杨懋建《梦华琐簿》曾有记载:“今梨园登场,日例有‘三轴子’:(《竹枝词》注云“轴”音“纣”)‘早轴子’,客皆未集,草草开场。继则三出散套,皆佳伶也。‘中轴子’后一出曰‘压轴子’,以最佳人当之。后此则‘大轴子’矣。大轴子皆全本新戏,分日接演,旬日乃毕。……至压轴子毕,鲜有留者。”
但是,不管坚守“古义”的人怎样批评人们说“外行话”,但在当今的戏曲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