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论《?红楼梦》?的写作主旨与创作思想

作者:秦家伦

一、《红楼梦》产生于曹雪芹对人世的彻悟
《红楼梦》达到了我国封建时代文学和美学的颠峰。为什么这个殊荣落到了曹雪芹头上?原因当然是错综复杂的。不过,纷乱的现象后面似乎又可以理出一条缆索,它就是曹雪芹对人世的某种彻悟。
历代贫寒的家庭很难产生大文豪,贫门寒户忙于生计,没有大文豪成长所必须的文学、艺术、美学的积淀与熏陶;一辈子锦衣纨绔、饮甘餍肥的豪门子弟也很难成为大文豪,所谓“文章憎命达”,且不说这类家庭少有书卷气,就有,也极易被烈火烹油般的繁华所淹没。于是,经过选择、淘汰,再选择、再淘汰……历史只有把文学和美学的颠峰的事业托付给一些特殊而又特殊的人物了。这种人最好是生于富贵之家,身经过繁华绮丽的生活,有机会看见上流社会的某些腐朽与罪恶;这富贵人家最好又有文化氛围,使我们需要的特殊人物有可能带有文学的遗传或感染到美学的气息;这种人又必得是从繁华而落魄,经历一条坎坷的人生道路,接触了、感受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有可能完成对世态和人际关系的大彻大悟;这种人还必须虽坠人贫苦之境而不失其志,保持文化良知、健全人格、矢志不移地进行创作,“轻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轻。”
在这么苛刻的条件下,大浪淘沙,沙里淘金,历史终于选中了曹雪芹。
曹雪芹能写出《红楼梦》,重要条件之一便是出身于豪门显贵之家,其本人经历过‘鲜花著锦之盛”的豪华生活。‘
曹雪芹的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辈曹颙和曹頫,祖孙三代四人,前后任‘江宁织造”达六十余年。“江宁织造”是为皇帝和宫廷在江南采购织物用品的官员,兼充皇帝的耳目,监视地方宫,说起级别来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官。但其地位之富贵炫赫,又非一般大官可比。衰枚的《随园诗话》卷二中说,曹寅‘每出拥八驺,必携书一本,观玩不辍。人问‘公何好学’?曰:‘非也。我非地方官而百姓见我必起立,我心不安,故借此遮目耳.’”出门要用八匹骏马,百姓见到要起立致敬,可见地位之显赫。而文中可瞥见曹寅还并非耀武扬威的角色,借书遮目,内心不安,算安份的。此公曾做过康熙皇帝的伴读,同皇上算有同窗之谊的,加上其母孙氏当过康熙的奶妈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