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王畅


“曹学”是关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家世、身世研究的一门学问.由于有关曹雪芹的家世、身世问题存在着很多谜团(如祖籍、旗籍、父祖、生年、卒年、住地、葬地……等等问题),吸引着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长期的考证、探索,因而随着“红学”的发展,“曹学”也已经成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1983年,中国曹雪芹研究会在北京成立,之后,该研究会的会刊《曹学论丛》又间世发行.尽管“曹学”这一概念的提出,也象“红学”当初被提出时一样,曾经出现不小的争议,但时至今日,经过很多学者的共同努力,“曹学”毕竟已和“红学”一样,“真正成为了举世公认的‘学’”了。冯其庸先生在《曹学叙论》中说:“‘曹学’虽然比‘红学’要晚一些,但是在国内也是早已成立了‘中国曹学研究会’,出版了《曹学论丛》的专刊。”1991年初,冯其庸先生应林徐典教授的邀请,到新加坡参加“汉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国际会议”,在会上作了关于“曹学”研究的专题发言。在发言中,他说:“‘曹学’作为一门严肃的学问,它也随着‘红学’走上了国际学术论坛了。”
“曹学”,开始走向发展之路了。
“曹学”为什么会走向发展之路呢?按照周汝昌先生的说法,那就是:
“曹学”真的振兴之日,方是“红学”真的昌盛之期一一也方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真的向世界上流辉溢彩的时代。
这是因为:“研究曹雪芹才是研究《红楼梦》的最根本、最核心的重要‘工程’。”
关于曹雪芹的家世与《红楼梦》创作的关系,这乃是200多年来红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以胡适、俞平伯为代表的“考证派”新红学家,开始重视对作者、时代和版本的研究,而他们对作者曹雪芹的考证、研究,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以对曹雪芹的研究为基础,力求说明《红楼梦》的思想主题和故事情节。这种研究虽然有所偏颇,但对曹雪芹的研究仍然具有不可抹煞的意义。比如胡适在顾颉刚的协助下,通过对大量资料的爬梳、考证,得出关于《红楼梦》著者问题的6条结论:
(1)《红楼梦》的著者是曹雪芹.
(2)曹雪芹是汉军正白旗人,曹寅的孙子,曹頫的儿子,生于极富贵之家,身经极繁华绮丽的生活,又带有文学与美术的遗传与环境.他会作诗,也能画,与一班八旗名士往来.但生活非常贫苦,因为不得志,故流为一种纵酒放浪的生活。
(3)曹寅死于康照五十一年。曹雪芹大概即生于此时,或稍后。
(4)曹家极盛时,曾办过4次以上的接驾阔差;但后来家渐衰致,大概因亏空得罪被抄没。
(5)《红楼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