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阎丽杰
【内容提要】
黛玉的形象是人与花两个主体间的平等交流,和谐统一,互动互补。人的美貌与花的容颜、人的悲境与花的还泪、人的高洁与花的纯洁共同构成了黛玉的生命。黛玉的形象具有生态美学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黛玉;人;花;生态美学
人与花的对话构成了黛玉的生命。对话是两个主体间的平等交流、互动、互补。人与花之所以能对话,是因为人与花是两个平等的主体,人不粗暴地剥夺花的权力,花不被人“殖民化”,花的光艳也并不遮盖人性的风采。黛玉的形象是人与花两个主体间的平等交流,和谐统一,互动互补,即人与花的兼性构成了黛玉的生命体。
一、人的美貌与花的容颜
在对黛玉的描写中,你分不出哪是黛玉的容貌,哪是花的容貌。人的容貌与花的容貌是融为一体的。这与“姑娘好像花一样”的描写是不同的。在“姑娘好像花一样”的句子中,“姑娘”是主体,“花”是客体,是有主次之分的。而黛玉的容貌与花的容貌是没有主次之分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不出主次。写黛玉的美貌即是写花的容颜。
黛玉天生的花容月貌,她“秉绝代之姿容,具稀世之俊美”[1](P313),“容貌才情,真是寡二少双,惟有青女素娥可以仿佛一二。”[1](P1266)有诗云:“颦儿才貌世应稀,独抱幽芳出绣闱;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1](P313)难怪王熙凤赞叹天底下居然还有这样标致的人。
《红楼梦》中,黛玉是花神。黛玉“生不同人,死不同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