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论《石头记》中的棠村序文——答伊藤漱平助教授

作者:吴世昌

一、前言
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在一九六一年二月出版了我的英文本《红楼梦探源》。我在此书中考出,各本脂砚斋评《石头记》中有些素被认为回前“总评”的短文其实是曹雪芹之弟棠村所写的小“序”。这是根据脂砚自己在脂评《石头记》十六回残抄本(下简称“残本”,以前称“甲戌本”,年代错误)第一回的眉批,并研究了那些序文本身的内容而得出的结论(见拙著第六三——七一页,指英文本,下同)。其后,我在新加坡《南洋商报》一九六二年《元旦特刊》《我怎样写〈红楼梦探源〉》一长篇论文中,亦有专节论“棠村序文的发现”(全文并载同年六月号北京《新华月报》),可供不读英文本者之参考。
最近看到《东京支那学报》一九六二年第八号伊藤漱平助教授一篇《论〈红楼梦〉首回冒头作者》之文,他认为那些回前短文都是脂砚斋的“总评”。这本来是以前中国“红学家”的旧说(例如胡适在其有关各文中即屡次这样说),并非伊藤氏的创见。伊藤此文似专为胡适辩护而驳斥拙著者,故即以《红楼梦探源》的英文本为攻击对象。但奇怪的是:他一方面并没有承认此为胡适旧说,另一方面他所用以攻击我的方法是完全不讲理乃至不诚实的。甚至于我在拙著中说得明明白白的话,他竟装作没有看见;我没有说过的话他却硬说是我说的,以便造成攻击我的借口。最突出的例子是,关于脂评《石头记》第二十一回回前附页上的短文和诗。我在拙著的正文和底注中再三说明这是脂砚斋的评和诗,并将原诗的五行译成英文,以证明脂砚为宝玉的模特儿(《探源》第六九页,注一;第九三——九五页)。不料伊藤氏论此文时,竟说:“吴氏亦以为出于棠村之笔”(第五三页,指《东京支那学报》,下同)。于是,用许多理由说此文此诗皆为脂砚所作,以证吴氏之误。而按其所持理由,即改头换面袭用拙著之说。这种行为,在国际学术界是罕有的骇人听闻之事,实已超出学术讨论的范围,而成为出版界的一个法律问题。我在下文,只先就他的谬说及其捏造证据以攻击我之点加以揭发和驳正,以祛读者之疑。
二、伊藤氏的误解与谬论
我考出传世脂评《石头记》中有脂砚斋所保存的、棠村为《风月宝鉴》“旧”稿所作小序,其主要证据为脂砚斋在第一回“楔子”末段论此书各个异名的眉批:
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残本第一回第八页上)。
我在上引《我怎样写〈红楼梦探源〉》一文中已说明:此评中“新”字即指雪芹改后之《石头记》新稿,“旧”指其旧稿《风月宝鉴》,“因”乃“因袭”、“沿用”之意,“之”即指上文棠村之“序”。
“楔子”,正文举了五个异名,其次序为:一、《石头记》,二、《情僧录》,三、《红楼梦》,四、《风月宝鉴》,五、《金陵十二钗》。此眉批则特为第四个异名(《风月宝鉴》而写。《金陵十二钗》为雪芹自己提出的异名。但脂砚斋在其所编的“重评本”中不用此名而“仍用”《石头记》”这这一最初之名(残本第八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