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胡文彬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北隔波罗的海与丹麦、瑞典相望,东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相连,南接奥地利、瑞士,西界法国、卢森堡、比利时、荷兰,是科学、工业极为发达的国家之一。

德国大文豪歌德曾经说过:“中国有成千上万这类作品(指《好逑传》),而且在我们远祖还生活在野森林的时代就有这类作品了。……我们德国人如果不跳开周围环境的小圈子朝外面看一看,我们就会陷入上面所说的那种学究气的昏头昏脑。所以我喜欢环视四周的外国民族情况,我也劝每个人都这么办。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对其它一切文学我们都应只用历史的眼光去看。碰到好的作品,只要它还有可取之处,就把它吸收过来。”①半个多世纪以前,德国的汉学家正是本着“吸收过来”的思想,把大批的中国古典文学翻译成德文,介绍给德国的广大读者。《红楼梦》就是其中的一种。

“视线所窥,永是东方”

中德两国人民开始接触的历史可以远溯到公元13世纪蒙古大将拔都西人欧洲。《元史》中最早记载的“捏迷思”就是指的德国人。但是,真正说起中德的文化交流,应该是从14世纪初第一个踏上中国上地的德国传教士方济各会神甫阿尔诺德于1303年由科伦来到元大都(今北京)布道算起。
传教士是仁德文化交流的桥梁。明末清初,当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出现第一个高潮之际,德籍耶稣会士汤若望(1591一1666)于公元1619年7月抵达了中国的澳门,并于公元1622年随法国耶稣会士金尼阁到粤、赣、浙,最后到达北京。而后,这位德国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得到了明清两个朝代的最高统治者的重用。他一生写过许多著作,仅在华期间就编写了《崇祯历书》、《古今饮食考》、《恒星出没》、《浑天仪说》、《几何要法》、《新法算数》、《远镜说》等28部著作。他把西方的天文学、数学、火炮等科学技术知识介绍、传授给中国人,为中西文化的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与汤若望同时稍后,发展中德文化交流的还有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自然科学家、微积分创始人之一、数学逻辑的先驱者莱布尼兹(1646一1716)。他是第一个认识中国文化对西方发展具有精神意义的人。他主张“打开中国门户,使中国文化同欧洲文化互相交流”。为此,他不仅熟读中国儒、道、释三家代表人物的著作,而且于1697年编辑出版了他的重要著作《中国新论》。在这部著作的序言中,他说:“中国和欧洲两大文化源泉相互交往将大有裨益于双方,西方的自然科学和思辫哲学、逻辑学等对东方有所启发,而中国的实用哲学和国家道德对于西方同样具有魅力。”②

从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叶,中国的文化和政治的发展达到一个黄金时代,在欧洲出现了一个“中国味的新风尚”,被称为“罗柯析时代”―中国工艺品、建筑园林影响整个欧洲的时代。正是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文学艺术开始对德国发生巨大的影响,史学家称为“歌德一代”。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1749一1832)是中德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早在青少年时代的歌德有机会阅读到中国元曲《赵氏孤儿》、四回《今古奇观》和《诗经》片断、《好述传》的德文译本。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他的作品中不时加以介绍和评论。尤其中国的诗歌,歌德尤为欣赏。他的遗诗中就有中国的《百美新咏》九首译文。他在中国的《花笺记》影响下所写的《中德四季晨昏杂咏》中说道:“视线所窥,永是东方”,表达了他对中国文化的倾心。

随着德国的传教士、商人、旅行家、文人学者的不断来华,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大量西传,到19世纪六十、七十年代以后,中德文化交流出现了第二个高潮。1870年,中国开始派留学生到德国学习,外交官们游历欧洲,考察西方。历史上的张德彝、斌椿、洪钧的著作,如《王述奇》、《随使德国记》等书,对德国的最新情况和最新知识都有较详细的记载。

20世纪初,德国加强了对中国的研究,先后建立了各种“协会”,翻译出版中国的古典名著。1914年卢德尔斯贝格尔译了《封神演义》(一半),布伯尔节译《聊斋志异》,1924年卢德尔斯贝格尔还把《水浒传》的片断译成德文。本世纪二十年代宋后,德国的汉学家还先后翻译了中国的《金瓶梅》、《好逮传》、《续金瓶梅》、《灰阑记》、《西厢记》,以及《诗经》、陶渊明、李白、白居易等人的诗歌。在此同时,德国文学名著,如格林童话、歌德、席勒、海涅等人的作品也介绍到中国,为中国读者开阔了视野,增进了对德国文化的认识。

中德两国文化交流受到两次世界大战的冲击而中断过。但是两国的文化交流的发展是主流。歌德曾经说过,“东方西方,不可分离”,历史正是如此。
点击查看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